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重点发展高端医疗设备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6日 13:20:2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359

重点发展高端影像设备、超导放射治疗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安徽省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2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本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到2030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2500亿元。为实现目标,《意见》明确了五大重点发展方向。
一是做强化学药。巩固维生素、抗生素等传统大宗原料药优势,发展麻醉、心血管类等领域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推动化学原料药优势向下游制剂延伸,重点发展心血管、消化道等疾病领域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
二是做精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端影像设备、超导放射治疗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新型即时检测设备和试剂等体外诊断产品,角膜塑形镜等高值医用耗材。
三是做优中药。做大做强“十大皖药”品牌。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向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拓展。加大经典名方研发,支持中药新药研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特色院内制剂研发转化,培育皖产中药品牌。打造医疗康养产业生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康养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康养产品和系列衍生产品。
四是抢抓生物药发展机遇。加快高致病性流感、狂犬病等疫苗产业化,开发多联多价疫苗、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⒄攵灾琢?、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抗体药物,推进细胞免疫疗法产品产业化。发展注射用人生长激素、口服胰岛素制剂等重组蛋白药物优势产品。
五是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加快多酶催化体系、发酵工艺放大、微流控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红景天苷、谷胱甘肽等品种生物合成生产制造,布局西格列汀、胞磷胆碱钠等产品产业化。推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微生物药物培养与制备工艺产业化。
与此同时,《意见》还提出了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高端原辅料、先进制剂技术等领域短板弱项,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对获批上市并实现产业化的创新药械重大科技成果,鼓励各地采取积极措施给予支持。重点支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聚焦基因测序、细胞药品、新型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推动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财政支持方面,《意见》支持药械研发创新。依托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既有政策渠道,加大对开展国内临床试验并实现产出的1类新药、完成早期临床试验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细胞与基因治疗1类新药、进入国家和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的产品、新获药械注册批件(证)产品等的支持力度。省生命健康主题基金要加大对创新药械的投资力度。
下一步,安徽省人民政府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生物医药产业改革,扎实开展重点行动,切实提升生物医药关键技术水平,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素材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年以来,医药板块在经历长期估值调整后,正迎来明显的结构性修复。公募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医药生物重仓比例为9.05%,虽环比...2025-08-04 15:24:00
-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终止三项细胞疗法合作管线,分别是通过收购得到的TCR-T疗法NT-125,以及两款CAR-T疗法AZD5851和...2025-07-31 15:24:32
-
2025年7月,恒瑞医药与GSK达成的120亿美元合作协议,创造了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的新纪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2025-07-31 15:22:45
-
据悉,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原料药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79亿元,项目已签订合同待支付尾款金额共计611.07万元,剩余募...2025-07-29 16:02:50
-
今年上半年,美国FDA已批准16款创新药上市涵盖肿瘤、罕见病、感染、眼科等治疗领域。而在7月,又有大批药企宣布新药已获FDA批准临...2025-07-28 16:09:12
-
在医药行业,药典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基石,每一次修订都对制药企业产生影响。2025年新版药典的实施,为制药企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带来了全...2025-07-25 17:06: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