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管上皮细胞的用途和分离培养方法
人气管上皮细胞的用途和分离培养方法
上皮细胞覆盖于身体表面并衬贴于体内空腔器官腔面的细胞。其排列有明显极性,一面朝向身体表面或腔面,称游离面;一面向着深部的结缔组织,称基底面。上皮细胞具有强大的角生和更新能力。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作用。当上皮细胞受损时,则影响机体的防御功能。
人气管上皮细胞分离自气管组Chemicalbook织;气管上皮是气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不仅是各种病原体、炎症介质作用的靶细胞,还作为效应细胞合成、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参与气道炎症及免疫反应。体外培养的原代人气管上皮细胞因与体内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极为重要。
人气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
获取的气管组织需保存于低温PBS溶液中,消化分离前使用无菌PBS冲洗,去除多余的连接组织和淋巴结等,尽量只留气管内部表面组织。用手术刀将组织切成1cm×2cm的碎片,置于PBS(含1mg/ml蛋白酶XⅣ)中,4℃消化12~24h,10%FBS终止消化后,振摇分离上皮细胞,600×g离心5min。加入Chemicalbook配制好的BEGM(含100IU/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培养液重悬细胞,转移入培养皿中,37℃孵育1h。采用差速贴壁法除去先贴壁的成纤维细胞后,再收集上皮细胞,调整密度后接种于Ⅰ/Ⅲ胶原包被的培养皿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细胞贴壁后,每隔1d更换1次培养基,同时观察记录细胞的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