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技术文章>>gh2130高温合金成分 性能 热处理
gh2130高温合金成分 性能 热处理
以下是关于GH2130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及热处理工艺的全面解析,综合多份技术资料整理而成:
GH2130是一种Fe-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其成分设计以镍铬为基体,通过铝、钛等元素实现时效强化,并添加硼、铈优化晶界性能。具体成分如下(质量分数/%):
元素 | 含量范围 | 主要作用 |
---|---|---|
镍(Ni) | 35~40 | 基体元素,提供高温稳定性和耐蚀基础 |
铬(Cr) | 12~16 | 形成Cr?O?氧化膜,增强抗氧化性 |
钨(W) | 5.0~6.5 | 固溶强化,提升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 |
铝(Al) | 1.4~2.2 | 与钛形成γ'相(Ni?(Al,Ti)),实现时效沉淀强化 |
钛(Ti) | 2.4~3.2 | 协同铝强化γ'相,提高硬度和热强性 |
硼(B) | ≤0.02 | 净化晶界,减少脆性倾向 |
铈(Ce) | ≤0.02 | 细化晶粒,优化高温组织稳定性 |
碳(C) | ≤0.08 | 超低碳设计,抑制晶间碳化物析出 |
铁(Fe) | 余量 | 平衡成本与加工性能 |
杂质控制:Si≤0.6%、Mn≤0.5%、P≤0.015%、S≤0.015%、Cu≤0.25%。
GH2130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温强度与抗蠕变性,其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如下:
温度 | 抗拉强度(MPa) | 延伸率(%) | 断面收缩率(%) | 硬度(HBW) |
---|---|---|---|---|
20℃ | ≥1196 | ≥17 | ≥19 | 269~341 |
500℃ | ≥1141 | ≥15 | ≥20.5 | - |
800℃ | ≥715 | ≥8 | ≥12 | - |
长期使用温度:≤800℃(持久性能稳定),短期耐受:900℃。
抗蠕变性能:在700℃以下保持高疲劳强度,>700℃时蠕变极限逐步下降。
密度:8.20 g/cm3;
热膨胀系数:19.18×10??/K(20~800℃);
热导率:12.1~24.3 W/(m·K)(100~900℃);
弹性模量:73 GPa(20℃)→49 GPa(800℃)。
抗氧化性:800℃下表面形成致密Cr?O?膜,长期使用需渗铝(Al涂层)提升?;ばЧ?/span>
耐腐蚀性:耐酸性/碱性介质、燃气腐蚀及应力腐蚀开裂,但在硝酸环境中需谨慎。
热加工塑性良好:锻造/轧制温度1100℃±20℃,终锻≥950℃。
焊接性:支持TIG焊,焊后需时效处理恢复性能。
GH2130的性能高度依赖热处理制度,分为两类:
适用于常规部件(如棒材、扁钢、锻件):
固溶处理:1180℃±10℃ × 2小时 → 空冷(溶解碳化物,均匀组织);
中间处理:1050℃±10℃ × 4小时 → 空冷(调整析出相分布);
时效强化:800℃±10℃ × 16小时 → 空冷(析出γ'相,提升强度)。
适用于高疲劳性能转子叶片/盘件(500~700℃工况):
控温变形:热加工中获得细晶粒组织;
直接时效:830℃×8小时 + 700℃×16小时 → 空冷(优化γ'相尺寸,平衡强度与韧性)。
?? 注意事项:
长期时效(>700℃)可能析出Laves相,降低室温冲击韧性;
冷加工后需退火(900~1050℃)恢复塑性,避免裂纹。
GH2130凭借高温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特性,广泛用于工况部件:
航空航天:
发动机工作叶片、增压涡轮(海轮动力机);
航天器高温紧固件、燃烧室衬套。
能源与化工:
燃气轮机叶片、核反应堆高温管道;
石油裂解炉管、高压阀门(耐硫腐蚀)。
电力设备:锅炉热交换器、蒸汽轮机组件。
GH2130通过γ'相沉淀强化+晶界净化设计,实现了800℃以下的高温稳定性,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成分创新:高钨(W)固溶强化 + 铝钛(Al/Ti)时效强化 + 硼铈(B/Ce)晶界优化;
工艺适配:标准热处理保障通用性能,细晶化时效专攻高疲劳部件;
应用局限:>700℃时蠕变性能下降,需表面渗铝提升抗氧化性。
如需更详尽的工艺参数(如焊接规范)或供应商信息(如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江苏中工特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可参考技术标准GB/T 14992/14993 或企业资料。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