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2021全国精细化工连续化工艺开发及自动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开幕
2021年03月20日 13:42:3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7754

3月19日-2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与中科安化工业技术中心主办的2021全国精细化工连续化工艺开发及自动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本次会议围绕连续化生产技术相关内容进行交流探讨,邀请了13位等精细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与会人员带来精彩的技术交流。
【化工仪器网 会议新闻】3月19日-2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与北京中科安化工业技术中心主办的2021全国精细化工连续化工艺开发及自动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本次会议围绕连续化生产技术相关内容进行交流探讨,邀请了13位精细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与会人员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
20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在报告开始前,主办方为本次研讨会致欢迎词,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指出连续化生产是合成工业的必经之路,连续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化工行业的转型、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研讨会,主办方希望与会者在连续化生产技术上能够有较大的收获,从而促进合成工业的发展。

会议现场
在热烈的气氛中,大会正式开场。首先由同润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小分子执行副总裁郭振荣博士带来题为《微反应器技术和连续生产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的报告。

郭振荣博士
郭振荣博士是是工艺研发、工艺设计、工艺优化,工艺验证、质量研究、中试放大、商业化生产、注册申报方面的资深专家。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微反应器、微反应器的加工技术与应用案例等。
微反应器是一种借助于特殊加工技术制造出固定形状的通道,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微反应器通过改变流体的传热、传质及流动特性来强化工艺过程??梢杂行炕嗉浯?、传热和混合过程;可以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副反应、减少杂质生成、提升反应过程安全。
适合微反应器的反应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段的强放热反应,如氧化反应;对反应温度控制或反应时间控制要求高的反应,如格氏反应;产物或中间体对热敏感的反应,如硝化反应等。以硝化反应为例,微通道硝化反应与普通反应相比不仅可以缩短反应时间,还可以显著提高安全性能。
此外,郭振荣博士还介绍了连续生产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对药企如何逐步采用连续生产方式提出建议:1.准确理解法规;2.关键质量属性监控;3.及时与进行连续生产技术的沟通;4.寻找技能生产高质量药品又能开发技术和设备的理想供应商。
上午是郭振荣博士的专场,下午将由南京师范大学顾正桂教授、笙威工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丁晓炯、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赵路军以及天津大学李士雨教授继续带来精彩的报告。

在当前转型、创新大潮中,只有实施专业的、优化的、连续生产工程化技术,才能使间歇式工厂脱胎换骨,跟上时代,变成节能高效、安全环保进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装置。本次研讨会围绕续化生产技术相关内容还将带来什么样的技术与经验,化工仪器网将继续为您报道。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家能源局根据《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就2025年能源领域拟立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公开征求意见...2025-07-29 16:17:53
-
2008年,新一代的《中国区域地质志》撰写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7月28日,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经过多年的努...2025-07-29 16:09:38
-
在江苏苏州常熟,占地13平方公里的“中国声谷”正开展声学技术研究,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赋能声学产业升级。2025-07-24 16:53:47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ISO 34505)正式发布,规定了自动驾驶系...2025-07-23 14:39:44
-
近日,我国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将为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年内...2025-07-22 16:03:44
-
工信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
2025上半年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工业大省“挑大梁”的作用突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2025-07-21 17:15:3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