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夏粮丰收成定局 科学技术助推我国农业发展
2020年06月17日 16:47:23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4400

此次夏粮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科学技术的支撑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科技的助力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才蒸蒸日上,连年丰收。相信在未来,随着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农业生产会更加现代化、科技化。
【化工仪器网 科技前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都是排在首位的头等大事。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关于夏粮丰收的相关数据,截至6月15日,全国夏粮收获已达到九成,冬小麦主产区机收面积超过2.7亿亩,机收率保持在96%以上。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小麦亩产量将平均提高4公斤,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回顾今年小麦生产,可以说是几经波折,但在经历干旱、“倒春寒”、病虫害以及疫情等的影响后,我们还是实现了全国夏粮单产和总产量的稳步提升。站在科学技术的角度上来说,此次丰收与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才为我国夏粮的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灾情监测保障夏粮生长
在今年的夏粮生长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局部干旱、暖冬生长、“倒春寒”以及病虫害等气象自然灾害,而在需要田间管理时又“正好”碰上了疫情,按理来讲今年的小麦丰收有点难。但在此之前,我国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就加强了对气候气象和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制定了完善可行的防控措施和防治方案,为夏粮生长保驾护航。
气象观测和自然灾害的监测离不开各类监测仪器和设备,如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风速风向仪、温湿度记录仪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如光谱遥感技术、雷达、地理信息系统等也能准确地对自然灾害及虫害进行监测预警,提高灾情防控和防治效率。
自动化装备加速夏粮收获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在逐渐向着自动化、专业化、机械化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据了解,在今年夏粮的丰收过程中,全国共有1640万台农业机械设备和320万农机手被投入到了农业生产服务中,包括无人驾驶收割机、自动化小麦收集机械、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机以及植保无人机等,用于帮助小麦收割、秸秆处理和小麦烘干以及运输等作业,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小麦的收获效率。
安全检测保障粮食质量
粮食生产不仅要产量,更需要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粮食安全问题也被人们更加重视起来。除了常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以及微生物污染等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的品质分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但不管是安全性检测还是品质分析,以现在的分析技术来说,基本上都能够满足粮食生产检测和监管需求,利用重金属检测仪、农药残留分析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光光度计及食品品质分析仪等多种检测分析仪器,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粮食安全、品质进行分析,有效保障粮食质量。
此次夏粮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科学技术的支撑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科技的助力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才蒸蒸日上,连年丰收。相信在未来,随着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农业生产会更加现代化、科技化。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炒菜机器人作为餐饮行业的新兴力量,既不是厨师和底层餐饮从业者的“天敌”,也并非做不出美味菜品,更不等同于预制菜。2025-07-29 15:57:26
-
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附仪器清单)
2025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2025-07-29 10:34:35 -
“餐超”这一新兴业态为食品机械企业开辟了广阔市场。那些专注于研发生产高效烹饪设备、食品加工设备、保鲜冷藏设备以及清洁消毒设备的食品...2025-07-28 15:56:02
-
食品机械作为食品安全的“硬件基石”,通过冷藏保鲜、消毒杀菌、清洁加工等多维度,为夏季餐饮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2025-07-25 15:42:58
-
从上海的试点实践来看,数字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数字化浪潮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深度知情需求,推动了食品企业...2025-07-24 15:52:38
-
在鲁南大地的枣庄,有一道美食远近闻名,它就是枣庄辣子鸡。色泽红亮、鸡肉鲜嫩、香辣可口的枣庄辣子鸡,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更成为...2025-07-23 15:46: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