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基于人工智能農殘快檢研制成功 食品檢測技術再提升
2020年06月15日 10:43:39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點擊量:4597

農藥殘留問題是隨著農藥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而產生的。通常農藥殘留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藥后一部分農藥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果蔬、畜產品、水產品等中。如果不減少農藥的使用或者不進行殘留農藥檢測的話,就可能直接通過植物果實或水、大氣到達人、畜體內,或通過環境、食物鏈終傳遞給人、畜。
【化工儀器網 科技前沿】 一直以來,農藥殘留都是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之一。但由于農藥種類多、分子量小,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發難度大、成果少。近日,農業化學污染物殘留檢測及行為研究創新團隊成功研發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為農藥殘留快檢行業再添一力。
農藥殘留問題是隨著農藥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而產生的。通常農藥殘留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藥后一部分農藥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果蔬、畜產品、水產品等中。如果不減少農藥的使用或者不進行殘留農藥檢測的話,就可能直接通過植物果實或水、大氣到達人、畜體內,或通過環境、食物鏈終傳遞給人、畜。
其實,農藥殘留不是農殘超標,雖說只要不超標,就是相對安全的。但是如若食用含有大量農藥殘留的產品也會導致人、畜急性安全事故。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副產品,雖然不會導致急性人身危險,但可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慢性危險,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影響到下一代。由于農藥殘留危害很大,各國對農藥的施用都進行嚴格的管理,并對食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作了規定,并且不斷加強檢測。
據了解,我國農藥殘留的種類眾多,主要分為有機磷農藥、除蟲菊酯類農藥、有機氯農藥三類。隨著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農藥殘留分析儀等專業農藥殘留儀器設備應運而生。
一般來說,在一定條件下,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藥物對膽堿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農藥殘留分析儀器設備則是通過抑制率能判斷出樣品中是否有農殘存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我國,農藥殘留是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之一,并隨著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對檢測速度、效率,準確度要求提高。然而由于農藥種類眾多、分子量小,并且一直以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發難度大、成果少。
近日,某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農業化學污染物殘留檢測及行為研究創新團隊成功研發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
筆者了解到,該技術是基于免疫層析試紙條和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算法的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技術,集成了免疫層析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檢測速度快、多種目標物同時檢測、智能化程度高、數據收集方便、系統兼容性好。由于集成了農藥殘留免疫檢測、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檢測時效上再獲突破。
據說,操作者只要先對浸泡農產品的適量水溶液進行試紙檢測,再通過小程序對試紙拍照上傳,5分鐘便可得到多種農藥殘留的檢測結果。
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研制了吡蟲啉、戊唑醇、啶蟲脒、腐霉利、多菌靈等農藥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紙條,對試紙條加工參數進行了標準化,研制出可用于圖像識別的多通道試紙條搭載平臺。
總的來說,農藥殘留不是農殘超標,但是也要減少農藥的使用或者加強殘留農藥檢測監管,并提高檢測速度、效率以及準確度,確保人們餐桌飲食安全。而今基于人工智能的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制成功,不僅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效率,同時還可用于政府監管、生產者自查、大型市場商超質量管理和消費者家庭自檢,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小櫻桃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鮮食與加工兩條路徑的選擇,如何走好這兩條路,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2025-04-30 16:03:15
-
發展小龍蝦深加工產業,成為破解這些難題、延伸小龍蝦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類小龍蝦深加工產品中,小龍蝦尾憑借其獨特優...2025-04-29 15:49:46
-
從營養角度來看,草莓堪稱“營養寶庫”。豐富的營養成分,為草莓深加工產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質基礎,無論是制作飲品、食品,還是開發保健品,...2025-04-28 13:41:44
-
9項舉措助力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2025年農業補貼政策清單出臺
近日,國家發布了2025年中央財政到人到戶農業補貼政策,旨在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2025-04-28 13:18:34 -
食品檢測設備在應對這些挑戰、保障肉制品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5-04-27 14:48:28
-
飲料行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如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在這樣的環境中,柚香谷的異軍突起,為飲料行業...2025-04-24 15:15:1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