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土壤污染治理出新规 “净土保卫战”再加码
2019年08月29日 08:46:3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句号 点击量:6510

2019年8月26日,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ぷ苷竟剂恕妒芪廴靖刂卫碛胄薷吹荚?NY/T 3499-2019)》发布稿。该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将对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工作产生深远的意义。
【化工仪器网 政策标准】 2019年8月26日,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ぷ苷竟剂恕妒芪廴靖刂卫碛胄薷吹荚?NY/T 3499-2019)》发布稿。该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将对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工作产生深远的意义。
土壤污染指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后,引起了土壤成分、结构和功能变化。而这一变化终会导致过量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分解、积累,抑制土壤中生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也令植物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对社会发展来说,土壤污染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是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会通过蔬菜和水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土壤污染是一种比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更加隐蔽,也更加具有不可逆转性的污染,因此一旦土壤污染发生,就很难治理。如今,各种类型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的无序排放,使得土壤污染也成为了亟待我们解决的突出问题,打赢“净土保卫站”的呼声越来越高。
土壤污染治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5年,土壤污染防治被写入《环境保护法》,拉开了我国大规模整治土壤污染的序幕。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迎来了里程碑似的进展。随后,《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为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撑。
到了2018年,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面世,这意味着从此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有了专门的法律,土壤污染的治理和监管都有了法律支持。如今,《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施行了8个月,为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出了贡献。
然,不可否认,与严峻的污染形势相比,我国的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工作,无论是实践还是标准法律体系的建立都还不够成熟。因此,不断完善污染防治体系,也是相关单位正在积极落实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指导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牵头制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 3499-2019)》。在该导则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将对种植食用类农产品的受污染耕地开展治理和修复工作,以减少污染物在农产品及土壤中的含量,并对耕地污染做风险评估。
目前,该导则已经由农业农村部正式颁布,并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但是耕地资源依旧紧缺。而如今,土壤污染肆虐,土地资源更受威胁?!妒芪廴靖刂卫碛胄薷吹荚?NY/T 3499-2019)》作为我国突然污染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能为切实减轻土壤污染,保障耕地资源和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百度百科
附件: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炒菜机器人作为餐饮行业的新兴力量,既不是厨师和底层餐饮从业者的“天敌”,也并非做不出美味菜品,更不等同于预制菜。2025-07-29 15:57:26
-
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附仪器清单)
2025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2025-07-29 10:34:35 -
“餐超”这一新兴业态为食品机械企业开辟了广阔市场。那些专注于研发生产高效烹饪设备、食品加工设备、保鲜冷藏设备以及清洁消毒设备的食品...2025-07-28 15:56:02
-
食品机械作为食品安全的“硬件基石”,通过冷藏保鲜、消毒杀菌、清洁加工等多维度,为夏季餐饮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2025-07-25 15:42:58
-
从上海的试点实践来看,数字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数字化浪潮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深度知情需求,推动了食品企业...2025-07-24 15:52:38
-
在鲁南大地的枣庄,有一道美食远近闻名,它就是枣庄辣子鸡。色泽红亮、鸡肉鲜嫩、香辣可口的枣庄辣子鸡,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停晌?..2025-07-23 15:46: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