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色谱柱的选择简介
色谱分离模式的选择
对于色谱分离模式的选择应采用多种分析柱对分离条件进行测试,当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因素,包括:
分辨率:即色谱填料对被测组分的选择性
上样量:即色谱填料对被测样品的承载容量
分析速度:即对被测样品的分离时间
色谱柱规格的选择
下表提供了色谱柱规格选择的一般规律,在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包括:
① 色谱柱内径:样品的上样要与色谱柱的交叉截面面积相对称,要选择色谱柱的内径要适合于样品的上样量。
② 填料的粒径:越小的粒径具有越高的柱效,但是价格更高,并且带来更高的柱压,要求设备的硬件具备更高的压力耐受性。在被测组分的色谱峰与其它色谱峰非??拷保托枰叩闹?,此时较小粒径的色谱填料就显得非常有用。相反,越大的粒径则柱效越低,但价格也相对较低,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也不高。
③ 色谱柱长度:越长的色谱柱具有越高的柱效和更高的样品承载量,但是柱压将会更高,同时分离时间可能会更长。
制备柱分离性能测试的步骤
① 考虑到填料由分析级直接放大到制备级的因素,如果要纯化大量的化合物,需要考虑分析柱的规格和可作为制备柱的填料粒径(10µm或更大);作为在下一步纯化产品量更大的项目,必须考虑选择更大的填料粒径和更大内径的色谱柱,在与分析柱相同的填料下对产品进行纯化。
② 对分析柱(4.6mm内径或更?。┭≡裥缘难芯?,应在多种填料和多种色谱条件下进行选择,可以采用一些商品的液相色谱条件选择软件进行多种色谱模式的比较选择,这样可以缩短分离条件选择的时间。
③ 在得到*的分离条件后,需要对分析柱上样品的承载量进行测试,比较多种上样量下产物的纯度,选择产物纯度的zui大上样量。
④ 选择制备柱的规格,要依据在分析柱上得到的上样量数据,进行放大分离,通常选择与分析柱相同粒径的填料和色谱柱长度来达到推测制备分离的预测。放大制备柱的上样量应基于制备柱和分析柱的交叉截面面积的比值来进行选择。
⑤ 检查制备色谱分离的结果和色谱馏出物的区域以及纯度。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