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使用数码显微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计算出数码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只用一个公式就能解决。
好了,下面讲解如何准确地计算数码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 :
因为数码显微镜使用的成像系统装置是显微镜CCD摄像头和显微镜CMOS摄像头,所以得先来了解这两类显微镜摄像头的尺寸,分别是:1、2/3、1/2、1/3、1/4英寸。
传统的二目的体视、生物或金相等显微镜,实现方法:
数码显微镜都一般是使用第三目再加显微镜CCD摄像头和显微镜CMOS摄像头来实现的,传统的二目的体视光学显微这就要通过一些改造来实现。我们应该知道,与放大倍率息息相关的就是CCD或者CMOS的靶面尺寸,它的尺寸会直接关系到数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靶面尺寸:
通常意义上的靶面尺寸就是CCD或CMOS实际尺寸如下:
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长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长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长8mm;
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长6mm;
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长4mm。
现在我们知道了CCD或CMOS的靶面尺寸,也就很容易知道拥有的数码显微镜放大倍率具体是多少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镜的放大倍数×(电脑屏幕的对角线/CCD或CMOS的靶面尺寸)=总放大倍数。
上面这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