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团队在采样调查发现,10%的市售大米存在镉金属超标,人在食用这种大米之后会导致“骨痛病”,但学者的尴尬在于,迄今没有*或医疗单位确认上述 症状究竟为何病;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几乎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规范,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产稻米。
食品安全危机已成为 当下热词,在奶粉事件中达到高潮。因而,每一起事关食品安全的问题,都能引起极大关注,这次大米“镉?;?rdquo;自然也不例外。北方人或许还可以依靠小麦,但吃 不惯小麦的南方人,让他们选择不吃大米,这怎么可能呢?更甚的是,大米与我们朝夕与共,怎么说都不能不对其高度重视。
就目前而言,我们还不知情,但一听危机,必然有所恐慌,而在食品行业内,大米重金属?;窃缫延兄氖虑?。早在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稻米中超标zui严重的重金属是铅,超标率28.4%,其次是镉,超标率10.3%。而如今,南京农大潘 根兴团队在全国多个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样品,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这样的现状令人惊讶。遗憾的是,这些发生在大米上的?;?,因为没有现 实上的大范围犯病案例,都未能引发关注。
而此次,“骨痛病”将大米重金属?;奂斯诘哪抗?。本来大米遭遇“镉?;?rdquo;,公众* 可以用嘴投票,不能吃的就不吃,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美好。付诸于现实,便会发现,一是信息不透明。除却极个别伤害特别严重的地区,我们并不知道哪些地区 的大米中重金属超标,连知情权都没有,叫公众如何去躲避?二是现实的困境。如果自己本地的大米重金属超标不能吃,那农民会不会就不吃呢?上述消息中一位村 民一句“有钱的用钱扛,没钱的有命扛”便将这背后的辛酸与无奈地表达了出来。
大米“镉危机”如今被媒体搬出来,对于这“慢性隐形杀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作为,不能让公众当试纸,看公众对重金属的抵抗力有多强,对新闻中这个村子不少人的“骨痛”症状,政府部门也不能熟视无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