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疾控中心7月31日,发布最新登革热监测周报,7月21日至7月27日,全省共报告119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02例,分布在广州35例,云浮17例,佛山16例,中山15例,肇庆、潮州各6例,东莞2例,深圳、珠海、惠州、江门、湛江各1例;输入病例17例,分布在广州、东莞各5例,深圳3例,佛山2例,江门、肇庆各1例。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润达生物代理的进口胶体金登革热快速检测卡,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检出隐性感染者,及时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助力疫情防控。

???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发病人群为20-50岁的成年人,其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伊蚊类具有明显的外表特征(像斑马一样的黑白斑纹,花腿、花肚子),多滋生于小型积水地和家居容器中,伊蚊活动高峰时间为早上7:30—9:00及下午17:00—19:30。

在秋季,20~30℃的微凉天气占比多,蚊子也进入繁衍高峰,比夏季活动频繁。我们应尽量清除蚊虫滋生地和清理家中积水,并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期间接近小区树丛、花坛,并使用花露水、驱蚊手环、蚊帐等防蚊用具,减少感染登革热风险。

近几年登革热在拉美一些国家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西班牙等国出现暴发流行,西班牙在24年上半年短短4个月内就有近600万人发病,超2200人死亡。登革热在国内广东、云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出现多点暴发,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9 年内地28 省( 自治区、直辖市) 报告登革热病例共2万多例,病例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重庆六地,共报告1万9千多例,占病例总数的 84%。而一些纬度较高的地区在近几年也出现了登革热病例的报告,且呈现出病例数波动上升、月份范围增加的情况。如 2014—2018 年辽宁省出现了各月均报告发生的情况。以上研究均表明登革热在我国传播区域越来越广、传播月份有延长、病例数越来越多、流行风险趋势逐年增加的严峻态势。

在登革热的传播过程中,传染源管控普遍集中在有症状的患者,易忽略隐性感染者。据针对千余例登革热患者的研究,约1/3的病例没有明显体征,这类隐性感染患者如果不做检测,很难知悉其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如果任由其在社区内自由活动,在伊蚊的叮咬下无疑会使病毒迅速传播。为了发现这些传染源,登革热的社区筛查就显得格外重要。


进口登革热
快速检测卡
科润达生物作为多家国际品牌登革热检测产品的核心代理商,为社区初步筛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其代理的产品,例如来自美国的CORTEZ、美国InBios和比利时CORIS的胶体金快检卡,均以操作方便快捷著称,无需特殊检测仪器,仅需采集指尖血滴于卡上便可快速获得结果,非常适合社区层级的大规模初步筛查。在此基础上,科润达生物还引入了同样表现出色的奥地利DIALAB登革热检测产品线,具备货期快、无额外关税风险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便利与保障。
科润达生物代理的登革热检测产品还有酶联免疫试剂盒,可以用于初筛后的复测用途,这些试剂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用于科研和疾控用途。这些产品包括三联检、二联检和单独检测抗原。现向用户推荐以下产品:

写在最后
登革热病毒有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交叉免疫,当二次感染不同型别的病毒时,会触发人体非中和性交叉反应抗体增加,引起重症登革热,如果在发热后一周内检出登革热IgG抗体,应当视为重症高风险因素,及早做好重症的预备措施,降低病死率。
对已确诊了登革热的患者,应考虑其亲属、同事及周边居民隐性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性,及时用优质的检测卡进行排查,做好隔离和病例上报,并明确告知患者二次感染发生重症的风险,使患者能充分重视,从而加强防范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
科润达生物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已深耕多年,我们代理的检测产品在登革热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欢迎您来电400-9600529垂询,我们将为您真诚服务!
END
参考文献:
1.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戴安、舒云、刘平华、左吉玲、李素梅、李婷婷,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2月第48卷第1期
往期相关文章
广东基孔肯雅热超4800例!与登革热高度相似,鉴别诊断是关键
登革热防控:关键在于锁定NS1抗原
科润达生物
关于科润达
科润达生物作为德国GSD、德国DRG、德国IBL、美国InBios、美国CORTEZ、美国FULLER、日本IBL、比利时CORIS等多家国际检测产品公司的中国代理商,希望能更好的满足您的需要,我们能够为您提供多品种、多方法、 多系列的检测产品,保证稳定快速供货。
科润达生物始终视质量和信誉为生命,在提供高质产品的同时,亦一直提供完善热忱的技术服务,历年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用户的高度赞许,希望在未来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