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氧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核心是“利用氧气与其他气体(如氮气)的声速差异,通过测量声波传播时间计算氧气浓度”,具体过程如下:
一、核心依据:气体成分影响声速传播
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与气体的分子量、温度等密切相关。在相同温度下:
氧气(O?)的分子量为32g/mol,声速约为320m/s;
氮气(N?)的分子量为28g/mol,声速约为334m/s;
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越高,整体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越大,声速则越低。
因此,通过测量声波在混合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可反推出氧气的占比。
二、传感器结构:双声道设计实现精准测量
超声波氧气传感器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件:
一对超声波换能器:分别作为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对称安装在测量腔体两端(间距固定),可双向发射/接收声波(即A→B和B→A两个方向)。
测量腔体:供被测气体流过的封闭通道,确保气体均匀分布。
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腔体内部温度,用于声速的温度补偿(因为温度变化会显著影响声速,需修正误差)。
三、测量过程:通过时间差计算氧气浓度
双向发射声波:
发射器交替向两个方向发射超声波,分别记录声波从A到B、从B到A的传播时间(t?和t?)。由于腔体长度固定(设为L),可计算出两个方向的声速:v?=L/t?,v?=L/t?。
消除气流干扰:
若测量环境存在气体流动(如管道内气流),会导致两个方向的声速产生偏差(顺流声速加快,逆流减慢)。通过计算平均声速v=(v?+v?)/2,可抵消气流影响,得到稳定的气体本身声速。
换算氧气浓度:
已知空气(主要成分为O?和N?)中,声速与氧气浓度呈线性关系(温度恒定下)。传感器内置算法会根据实测平均声速v,结合温度补偿数据,对照预设的校准曲线(如0%氧气对应氮气声速,21%氧气对应空气声速),直接输出氧气浓度值(通常为体积百分比)。
四、优势与适用场景
非消耗性:无需化学反应(区别于电化学传感器),寿命长(可达5-10年);
抗干扰强:不受湿度、部分有害气体(如CO?)影响,适用于复杂环境。
常见于医疗供氧设备、工业气体监测、汽车尾气分析等场景。
总结
超声波氧气传感器通过“声速差异-时间测量-浓度换算”的逻辑,利用物理特性实现氧气浓度检测,核心是对声波传播速度的精准捕捉与算法校准,兼顾了稳定性和长寿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