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536 馏程测定仪在石油产品及相关领域的检测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正确操作该仪器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操作流程。
检查仪器完整性:在使用前,仔细检查馏程测定仪各部件是否齐全且无损坏。确保蒸馏瓶、冷凝器、温度计、收集器等部件安装正确且连接紧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泄漏或其他故障。
样品准备:取适量符合要求的石油产品样品,一般为 50 - 100 毫升,具体量依据所使用的蒸馏设备而定。要保证样品均匀,若存在沉淀物或杂质,可能会影响蒸馏结果,此时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等。
仪器安装与调试:将仪器安装在平稳、通风良好且避光的位置,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确保仪器安置稳固,减少振动干扰。接通电源,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加热装置能否正常升温、制冷系统能否有效降温、温度显示是否准确等。对于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仪器,需提前设置好合适的控温参数。
添加样品:用量筒准确量取规定体积的样品,小心地倒入蒸馏瓶中。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能有液体流入蒸馏瓶的支管中,以免影响蒸馏效果。同时,根据需要对蒸馏瓶中的液位进行标定,以便后续准确记录馏出物的体积。
安装温度计与连接装置:将用于精确测量蒸馏过程中蒸气温度的温度计垂直插入蒸馏瓶中,确保温度计的低端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内壁底部的最高点低 10mm,这样才能准确测量蒸气温度。然后将蒸馏烧瓶的支管伸入冷凝管内 25 - 50mm,并使用橡皮塞将支管与冷凝管紧密连接,防止蒸气泄漏。
设置加热与蒸馏参数:启动加热装置,根据样品类型和蒸馏器规格,设置合适的加热速率,通常要求加热速率在 2 - 5°C/min。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蒸馏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加热过快导致物料溅出,同时确保温度的增加稳定且渐进,以测得准确的沸点。
蒸馏过程监控:在蒸馏过程中,需定期记录温度变化,一般每升高 10℃或按照规定的间隔进行记录。同时,密切关注蒸馏情况,确保温度计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测量。通过冷凝器将蒸发出来的气体冷却成液体,并在不同温度下收集不同的蒸馏部分。例如,记录初沸点(IBP)以及 10%、50%、90% 蒸馏点对应的温度和馏出物体积。
蒸馏结束操作:当蒸馏瓶内的液体基本蒸发完后(或达到规定的残余液体量),停止蒸馏并记录最终的蒸馏温度,即干点。关闭加热装置,等待仪器冷却。在冷却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各部分的状态,确保无异常情况发生。
记录数据:详细记录不同沸程区间的蒸馏液体量和对应的温度数据。这些数据是分析样品馏程特性的基础,务必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绘制蒸馏曲线:根据测得的蒸馏数据,以温度为纵坐标,馏出物体积百分比为横坐标,绘制蒸馏曲线。蒸馏曲线能够直观地反映样品的组分和质量特性,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样品中不同沸点范围组分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评估样品质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