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ER比例换向阀作为高精度液压控制元件,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以下从安装前准备、机械安装、液压管路连接、电气连接及安装后检查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安装技巧:
一、PARKER比例换向阀的安装前的准备技巧
元件检查与清洁
开箱后先检查阀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核对铭牌上的电压、电流等参数,避免错装。
检查阀的外观有无运输损坏(如接口变形、插头破损),阀芯是否能灵活移动(可手动推动阀芯轴,感受无卡滞)。
用洁净的液压油冲洗阀的油口内部,去除加工残留的金属碎屑、灰尘等杂质(比例阀对污染极为敏感,颗粒杂质可能导致阀芯卡堵或磨损)。
安装环境确认
确保安装位置远离高温热源(如发动机、加热器),环境温度控制在 - 10℃~50℃(超过范围需加装隔热或冷却装置)。
避免安装在强烈振动的区域(如泵体附近),必要时加装减振垫,防止振动导致阀芯松动或电气接头接触不良。
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至少为阀体积的 1.5 倍),方便后续调试、维护时拆卸管路或电气插头。
二、PARKER比例阀机械安装固定技巧
安装面处理
安装阀的底面需平整(平面度差≤0.05mm/100mm),用细砂纸打磨去除毛刺、划痕,避免因安装面不平整导致阀体内腔变形、阀芯卡滞。
安装面与阀的贴合面之间可加装耐油密封垫(如丁腈橡胶垫,厚度 0.5~1mm),但需注意密封垫不能覆盖油口或螺栓孔,防止堵塞油路或影响固定强度。
螺栓固定要求
采用阀厂家推荐规格的螺栓(通常为内六角螺栓,材质 8.8 级以上),螺栓长度以拧紧后露出螺母 2~3 个螺纹牙为宜。
拧紧螺栓时需对角均匀受力(分 2~3 次拧紧),避免单边受力导致阀身变形,最终拧紧力矩参考阀手册(一般 M6 螺栓力矩为 8~10N?m,M8 为 15~20N?m)。
若安装在振动较大的设备上,螺栓需加装防松垫圈(如弹簧垫圈、齿形垫圈)或涂抹螺纹防松胶(如乐泰 243)。
三、液压管路连接技巧
管路清洁与预处理
连接前需用高压洁净空气吹扫管路内部,去除铁屑、焊渣等杂质;若管路较长,建议用循环冲洗装置(过滤精度≤10μm)冲洗后再连接。
管接头螺纹处需涂抹耐油密封胶(如乐泰 567,适用于锥螺纹)或缠绕生料带(生料带缠绕方向与螺纹旋紧方向一致,缠绕 2~3 圈即可,避免多余生料带进入油路堵塞阀口)。
油口连接顺序与要求
派克比例换向阀通常有 P(进油口)、T(回油口)、A/B(工作油口),连接时需严格按阀体标识对应管路,禁止接反(尤其是 P 口与 T 口接反可能导致阀内卸荷阀损坏)。
硬管连接时,管路需与阀的油口同心,避免强行弯曲管路导致油口受力变形;软管连接时,选用高压耐油软管(如钢丝编织软管,工作压力不低于系统压力 1.5 倍),软管长度需预留一定余量,避免因设备振动导致软管过度拉伸或扭曲。
拧紧管接头时,扳手需夹持在接头的六角平面上,禁止直接夹持阀的油口本体,防止损坏阀体。
回油管路特殊要求
T 口回油管路需单独回油箱,避免与其他元件的回油管路串联(防止背压过高影响阀的响应速度),回油管末端需插入油箱液面以下,且距离油箱底部≥100mm,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淀物。
四、派克比例阀电气连接技巧
插头对接与接线要求
电气插头需保持清洁干燥,对接前检查插针有无弯曲、氧化,若有氧化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对接时需听到 “咔哒” 声,确认插头卡扣到位。
接线需按阀的电气原理图进行(通常比例阀需连接电源正负极、控制信号 wire 、反馈信号 wire ),避免短路或接错极性(电源正负极接反可能烧毁比例电磁铁)。
控制信号线(如 4~20mA 或 0~10V 信号)需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单端接地(接地电阻≤4Ω),且与动力线(如电机电源线)分开布线(间距≥30cm),避免电磁干扰导致控制信号波动。
接地处理
阀的外壳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Ω),可通过安装螺栓与设备机架连接实现接地,若设备机架接地不良,需单独引接地线至接地桩,防止静电或漏电损坏电气元件。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