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音频电疗机需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结合患者病情和设备特性调整参数,同时注重安全与疗效。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明确治疗适应证(如慢性疼痛、神经麻痹、瘢痕粘连等),排除禁忌证(如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心脏起搏器植入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等)。
询问患者过敏史(如对电极片粘贴胶过敏),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湿疹、溃疡等,确保皮肤清洁干燥。
设备与耗材检查
检查电疗机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电极线有无破损,插头插座是否松动。
准备合适的电极片(导电橡胶或一次性粘贴电极),确保电极片清洁、无老化,导电凝胶(或生理盐水)充足(增强导电性,避免皮肤刺激)。
二、操作步骤
连接设备与电极
将电疗机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确认机器自检正常(无报错提示)。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电极放置方式:
对置法:两电极分别置于病灶两侧(如关节两侧),电流穿过病灶中心,适用于深层组织治疗。
并置法:两电极并排放在病灶同一侧(如腰部肌肉),电流集中于浅表组织,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治疗。
电极片需紧密贴合皮肤,避免褶皱或空隙(防止局部电流密度过高导致灼伤)。
设置治疗参数
频率:通常选择 1000~5000Hz(常用 2000Hz),根据病情调整(如缓解疼痛可选较高频率,刺激肌肉收缩可选中等频率)。
电流强度:从 “0” 开始缓慢增加,以患者感觉 “舒适的酸胀感” 或 “轻微肌肉颤动” 为宜,避免出现刺痛或难以忍受的麻木感。
治疗时间:每次 15~2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10~15 次为一个疗程(具体遵医嘱)。
启动治疗
启动机器后,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治疗可先试用 1~2 分钟,确认无异常后继续。
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自行调节参数或触碰电极片,操作者需定期巡视,避免电极脱落或参数漂移。
三、治疗后处理
结束治疗
先将电流强度调至 “0”,再关闭机器电源,取下电极片,清洁治疗部位皮肤(若有导电凝胶残留,用温水擦拭)。
整理电极片:重复使用的电极片需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存放;一次性电极片直接丢弃。
设备收纳
关闭电源,拔下插头,整理电源线和电极线,避免缠绕。
将设备放回干燥、通风处,远离水源和高温环境。
四、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治疗时患者不可接触金属物品(如床栏、水管),操作者需避免同时接触患者和设备金属部分,防止触电。
禁止在头部、心前区等敏感部位使用(特殊病情需医生评估)。
若治疗中出现皮肤刺痛、灼痛或头晕、心慌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检查电极接触情况并处理。
参数调整原则
老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以耐受度为限。
同一部位连续治疗不超过 15 次,避免皮肤长期刺激;如需继续治疗,可间隔 1~2 周或更换治疗部位。
特殊人群禁忌
孕妇:禁止在腹部、腰骶部及三阴交等穴位使用,避免刺激子宫。
急性炎症期(如红肿热痛明显):暂不使用,以免加重充血。
认知障碍或无法表达不适者:需家属全程陪同,密切观察反应。
总结
正确使用音频电疗机的核心是 “先评估、再操作、调参数、重观察”,既需保证电流有效作用于病灶,又要避免皮肤损伤或不良反应。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尤其针对复杂病情或特殊人群,需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