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化工、新能源电池(如锂电池)、航天及特殊材料研发领域,对易燃易爆样品进行温度环境测试(高低温循环、恒温恒湿等)时,常规试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防爆高低温试验箱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设计原理,在提供精确温变环境的同时,构筑了严密的安全防线。其核心技术原理围绕两大核心目标展开:防止内部爆炸发生 和 有效控制潜在爆炸后果。
一、 核心安全防护原理
避免有效点火源的产生:
防爆电气系统: 所有暴露于潜在爆炸性环境的电气元件(加热器、风机电机、传感器、接线端子、开关等)均严格采用符合 ATEX、IECEx 或 GB 3836 标准的防爆型式:
隔爆型 (Ex d): 将可能产生火花的元件置于高强度外壳内。若内部发生爆炸,外壳能承受爆炸压力并阻止火焰和高温气体传播到外部环境。
本质安全型 (Ex i): 限制电路中的能量(电压、电流),使其即使在短路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也不足以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常用于低功率控制回路。
增安型 (Ex e): 对电气设备采取额外措施(如增强绝缘、加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限制表面温度),防止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产生过热、火花或电弧。
正压型 (Ex p): 向电气设备外壳内通入?;ば云澹ㄈ缃嗑豢掌蚨栊云澹⑽帜诓垦沽Ω哂谕獠炕肪逞沽?,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进入。
防静电与防火花结构:
内胆、样品架等采用防静电不锈钢或特殊涂层处理,并通过可靠接地消除静电积聚。
机械结构设计避免锐角和活动部件间可能产生摩擦火花的接触。
所有金属部件电气连续并接地。
限制bao炸效应(爆炸发生后的控制):
强化压力容器设计:
箱体主体结构采用加厚高强度不锈钢或特种合金,具备优异的抗冲击和抗压能力,能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超压。
定向泄压装置:
核心安全部件,通常为爆破片(Burster Disc)或弹簧式泄压门(Pressure Relief Door)。
根据严格计算(依据标准如GB 3836.1/IEC 60079-0附录D)确定泄压面积和动作压力。
当箱内因爆炸导致压力骤升至预设安全阈值时,泄压装置瞬间定向(通常向上或朝向安全区域)开启,快速释放超压和燃烧产物,防止箱体整体爆裂。
阻燃与火焰抑制(部分设计): 某些设计可能在泄压通道或箱内加入阻燃材料或结构,以抑制火焰传播速度和强度。
二、 多重安全监控与联锁控制原理
硬件超温?;ぃ?独立于主控温器的可调式机械温限器,作为最终防线,当温度异常超高时直接切断加热电源。
压力传感器: 实时监测箱内气压,异常升高时可触发报警并联动泄压装置(若为主动控制式)或紧急?;?。
门安全联锁: 确保箱门未全部闭合并锁紧时,设备无法启动测试程序;测试过程中门被强行打开,设备立即断电并报警。
气体浓度监测(可?。?集成可燃气体或氧气传感器,对特定测试样品(如释放可燃气体的材料)进行浓度监测,超标预警。
故障自诊断与报警: 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关键部件(如风机、压缩机、加热器、传感器)状态,故障时报警并执行预设安全程序(如停机、关闭阀门)。
三、 高精度温度控制原理(在安全框架下实现)
在满足防爆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设备需实现精确稳定的温度环境:
制冷系统:
机械压缩制冷: 常用单级或复叠式压缩机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相变吸热原理实现低温。复叠式用于达到-40℃以下甚至-70℃的深低温。
液氮辅助制冷(可?。?对于超快速降温或超低温度需求(<-70℃),可集成液氮喷射系统。
加热系统:
通常采用耐高温防爆型电加热器(如不锈钢铠装加热管),配合翅片散热设计,功率需匹配升温和温度范围要求。
空气循环系统:
采用防爆型风机电机驱动。
优化设计的离心风机和风道(导风板),确保箱内空气强制循环,是实现温度均匀性的关键。气流需均匀流经加热器/蒸发器表面和测试区域。
控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 采用高精度防爆型铂电阻(Pt100)。
控制算法:优秀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或更复杂的模糊PID控制算法,根据设定值与传感器反馈值的偏差,实时、精准地调节制冷量、加热量和风机风量。
人机界面: 触摸屏显示,支持程序编辑(多段编程)、实时数据曲线显示、历史数据存储与导出、远程监控(可?。?。
核心目标: 在安全限制内,达到并维持所需的温度点(如 -70℃ 至 +150℃),并保证良好的温度均匀性(如 ≤±2℃)和波动度(如 ≤±0.5℃)。
四、 应用与安全认证
典型应用: 锂电池安全测试(热滥用、温度循环)、化工品/油品稳定性测试、含能材料/火工品环境试验、特殊气体/溶剂测试等。
安全认证: 合规性是设备投入使用的先决条件。设备必须依据目标市场法规,通过国家机构(如中国的CQST/PCEC、欧盟的Notified Body、IECEx的ExCB)的严格检验,取得相应防爆合格证(如中国Ex证、ATEX证书、IECEx CoC)。
总结
防爆高低温试验箱的技术原理,是本质安全设计理念(消除点燃源) 与 爆炸效应控制技术(强化箱体、泄压) 的结合,并在其上叠加精密的环境控制技术(温控) 和多重冗余的安全监控联锁系统。它并非简单地“阻止爆炸”,而是科学地“管理风险”,确保即使发生最坏情况,也能将危害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为高风险材料的研发与质量验证提供至关重要的安全测试环境。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