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森微流控制备仪系列(MPE-L2与MPE-P1)通过技术迭代与功能升级,构建了覆盖药物递送系统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精准控制、无缝放大、工艺验证三大维度,具体赋能路径如下:
一、MPE-L2: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工艺启蒙者”
技术定位
MPE-L2为实验型微流控设备,专为核酸药物、疫苗等制剂的基础研究及早期工艺验证设计,是药物递送系统开发的“起点工具”。
核心功能
微量样本高效利用:以注射泵为动力,仅需少量样品(毫升级)即可展开实验,标配强化玻璃注射器与金属芯片(非耗材),降低研发成本。
动态进样设计:支持实验中多次进样,满足多批次样品制备需求,加速工艺参数筛选。
定制化芯片适配:艾特森有的金属微流控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定制流道结构实现两相混合、乳化及微粒孵育,覆盖脂质体(Liposome)、脂质纳米颗粒(LNP)、聚合物纳米颗粒(如PLGA微球)等制剂的早期开发。
应用场景
核酸药物(mRNA-LNP、siRNA-LNP)的包封工艺优化。
化学药品脂质体(如多柔比星脂质体)的粒径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新型纳米载体(如金纳米粒)的制备可行性验证。
二、MPE-P1:中试放大阶段的“工艺验证者”
技术定位
MPE-P1为中试型微流控制备仪,聚焦脂质纳米颗粒、聚合物微球等微纳米制剂的规?;票腹ひ湛?,是连接实验室与产业化生产的“桥梁”。
核心功能
高浓度/高流速制备:支持样品在高浓度(如LNP包封率>90%)和高流速(≤200ml/min/通道)条件下稳定制备,结果重现性高,粒径PDI可控制在0.1以下,最小粒径达100nm以内。
规模化生产适配:样品量范围覆盖50ml至10L以上,最高耐受压力10MPa,满足中试规模工艺验证需求。
智能化操作与数据管理:集成式触屏操作,系统配置批次记录、数据导出功能,支持工艺参数追溯与优化,为GMP生产提供详实数据支持。
定制化芯片扩展性:芯片通道尺寸可调(20μm-3mm),支持二次混合/乳化,适配复杂工艺路线(如疫苗佐剂、脂肪乳制剂的乳化工艺)。
应用场景
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产业化放大生产(如mRNA疫苗LNP包封)。
复杂注射剂(如PLGA微球、脂肪乳)的工艺优化与验证。
新型纳米载体(如聚合物胶束、无机纳米粒)的规模化制备。
三、全周期赋能:从“工艺启蒙”到“产业化落地”
技术衔接性
工艺参数无缝传递:MPE-L2筛选的工艺条件(如流速比、压力、温度)可直接迁移至MPE-P1,避免重复开发,缩短研发周期。
设备协同性:艾特森微流控系统集成输送泵、PAT工具包及人性化软件,实现从样品制备到在线监测的全流程控制,确保工艺稳定性。
产业化支持
GMP合规性:设备设计符合良好生产规范(GMP),支持药物递送系统的商业化生产。
售后服务保障:提供1-3年保修期、现场技术咨询、免费仪器保养及快速维修响应(12小时内电话指导或48小时内上门服务),降低企业运维成本。
行业案例
某核酸药物企业通过MPE-L2优化mRNA-LNP包封工艺,将粒径均匀性(PDI)从0.3优化至0.1以下,随后利用MPE-P1完成10L规模中试验证,最终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纯度达99.5%。
某疫苗企业借助MPE-P1开发高均一性疫苗佐剂乳化工艺,将佐剂粒径标准差降低至5%以内,显著提升疫苗稳定性。
四、总结:微流控技术驱动药物递送系统创新
艾特森微流控制备仪系列通过MPE-L2的精准探索与MPE-P1的规?;橹?,构建了药物递送系统开发的完整技术闭环。其核心优势在于:
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无缝衔接,避免工艺放大失败风险;
高度定制化的芯片与流程设计,满足多样化制剂需求;
智能化数据管理,加速工艺优化与合规性认证。
未来,随着微流控技术与AI、连续制造等技术的融合,艾特森设备将进一步赋能药物递送系统的个性化设计与智能化生产,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