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談論高分子材料時,常常會說“這種材料剛性很強”,或是“那款材料韌性佳”。剛性強的材料,往往有著較高的硬度,能夠抵御外界的擠壓與變形;而韌性好的材料,則像柔韌的絲帶,能在拉伸、彎折時展現(xiàn)出出色的變形能力。但你是否想過,究竟哪些性能指標可以精準衡量材料的剛柔特性?又是什么因素從本質上決定了高分子材料的剛硬與柔軟?本文小編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在高分子材料的眾多力學性能指標中,不同指標分別承擔著反映材料剛性與柔性的重任。剛性擔當:彎曲模量和硬度堪稱剛性的“代言人” 。彎曲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數(shù)值越高,材料越“硬氣”,越不容易彎曲變形。硬度則直觀體現(xiàn)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壓力的能力,硬度大的材料,能更好地維持自身形狀,抵御外界的擠壓變形。拉伸強度和壓縮強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剛性。拉伸強度是材料在拉伸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拉伸強度高意味著材料能承受較大的拉力而不被拉斷,展現(xiàn)出較強的剛性;壓縮強度同理,反映材料抵抗壓縮變形的能力,數(shù)值越高剛性越強。

柔性擔當:斷裂伸長率和沖擊強度是衡量柔性的重要指標。斷裂伸長率表示材料在拉斷時的伸長量與原始長度的比值,數(shù)值越大,材料能拉伸得越長,柔韌性越好。沖擊強度反映材料在受到?jīng)_擊載荷時吸收能量的能力,沖擊強度高的材料,在遭受外力沖擊時不易破碎,表現(xiàn)出良好的韌性和柔性。
主鏈結構是影響高分子材料剛柔的核心因素。主鏈中若單鍵較多,由于單鍵可以自由旋轉,分子鏈的柔性就較好。例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其主鏈由大量單鍵組成,分子鏈能夠較為自由地運動和舒展,賦予材料良好的柔韌性,PBS常被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袋、保鮮膜等。

而當主鏈中存在雙鍵時,雙鍵不能自由旋轉,限制了分子鏈的運動,會使材料剛性增加。像含有共軛雙鍵結構的生物基聚酯材料,其剛性相對較高。苯環(huán)的存在同樣會降低分子鏈的柔性,因為苯環(huán)是剛性結構,難以發(fā)生變形和旋轉。
2. 局部自由度
分子鏈局部的結構和基團也會影響材料的剛柔。側基的大小、極性和數(shù)量都會產(chǎn)生作用。較大的側基會阻礙分子鏈的運動,降低柔性,增加剛性。例如,帶有長鏈烷基側基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其剛性會隨著側基長度的增加而提高。

極性側基之間會產(chǎn)生較強的相互作用力,也會限制分子鏈的運動,提升剛性。如含有羥基、羧基等極性基團的生物基纖維素衍生物,通過調整基團的數(shù)量和分布,可以調控材料的剛柔性能 。
分子間作用力的強弱直接影響高分子材料的剛柔。氫鍵、范德華力等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鏈之間的相互束縛越強,分子鏈越難以相對滑動和運動,材料的剛性也就越高。

以殼聚糖為例,殼聚糖分子間存在大量的氫鍵,這使得殼聚糖具有較高的剛性和強度,在生物醫(yī)用領域可用于制備傷口敷料等產(chǎn)品 。相反,分子間作用力較弱時,分子鏈更容易運動,材料表現(xiàn)出良好的柔性。
分子鏈的長度對于材料的“剛性”與“柔性”來說,是一把“
”,一般來說,分子鏈長度增加,分子鏈之間的纏結程度會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子鏈的運動,使材料剛性有所增加。但同時,較長的分子鏈也增加了分子鏈的構象數(shù),使分子鏈有更多的運動方式和可能性,又會賦予材料一定的柔性。對于生物基的聚羥基脂肪酸酯(PHA),隨著聚合度(反映分子鏈長度)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強度和硬度會提高,同時也保留了一定的柔韌性,可應用于不同場景。交聯(lián)是指分子鏈之間通過化學鍵相互連接形成三維網(wǎng)絡結構。輕度交聯(lián)時,交聯(lián)點之間的分子鏈仍有一定的運動空間,材料會保持一定的柔性,同時由于交聯(lián)結構的存在,其剛性和強度也會有所提升。

如輕度交聯(lián)的海藻酸鈉水凝膠,既有良好的柔韌性可以貼合皮膚,又具備一定的強度用于傷口護理。而高度交聯(lián)時,分子鏈的運動受到極大限制,材料會變得堅硬、脆性大,剛性顯著提高,柔性大幅降低 。
溫度對高分子材料的剛柔影響顯著。隨著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鏈的運動能力增強,材料的柔性增加,剛性降低;溫度降低時則相反。濕度也會對一些親水性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產(chǎn)生影響,如纖維素基材料,在高濕度環(huán)境下,水分子會進入分子鏈之間,削弱分子間作用力,使材料變得柔軟,剛性下降。三、剛柔特性主導材料應用與改性創(chuàng)新高分子材料的剛柔特性指引著不同領域的材料選擇方向。在航空航天領域,對材料的剛性和強度要求高,生物基聚酰亞胺復合材料憑借出色的剛性和耐高溫性能脫穎而出。這類材料的分子鏈中含有大量剛性的芳雜環(huán)結構,分子間作用力強,能在環(huán)境下保持穩(wěn)定形態(tài),可用于制造飛機的機翼、機身框架等關鍵部件 。而在柔性電子領域,柔性成為材料的核心訴求?;谏锘郯滨ブ苽涞娜嵝詫щ姳∧?,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拉伸性能,其分子鏈中軟段賦予材料高彈性,硬段提供一定的強度,使得薄膜在反復彎曲、拉伸過程中仍能保持導電性能,適用于可穿戴電子設備、柔性顯示屏等產(chǎn)品 。在醫(yī)療領域,組織工程支架需要同時具備一定的剛性以支撐組織生長,又要有足夠的柔性來適應人體組織的生理活動。由聚羥基丁酸酯(PHB)和聚乙二醇(PEG)共混制成的支架材料,PHB提供剛性,PEG增加柔性,契合這一需求。為了讓高分子材料更好地滿足特定應用場景對剛柔性的需求,共混改性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例如,聚乳酸(PLA)雖然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材料,但它本身剛性較高、韌性不足,限制了其在一些領域的應用。通過與聚己二酸 - 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PBAT的柔性分子鏈穿插在PLA分子鏈之間,降低了PLA分子鏈間的相互作用力,有效改善了PLA的韌性 。目前我們在超市中看到的塑料袋,大多數(shù)PLA與PBAT共混制得的。

高分子材料的剛柔特性貫穿于性能表征、結構本質、應用選擇和改性優(yōu)化的全鏈條。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深入挖掘剛柔特性的奧秘,不斷創(chuàng)新材料設計與改性技術,我們就能解鎖更多環(huán)保材料的應用潛力,為構建綠色、可持續(xù)的未來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