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质区别:气流如何搬运物料
浓相输送(经济之?。?br/>气流速度控制在 5-12米/秒,物料在管道中形成 连续栓塞??掌⒎切∥锪?,而是像推土机一样推动物料整体滑动。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 “临界悬浮速度” —— 即物料刚好不被气流吹散的风速。例如输送塑料粒子时,若风速超过12米/秒,粒子会剧烈碰撞导致破碎;低于5米/秒则可能堵塞管道。
密相输送(高标之?。?br/>气流速度降至 0.5-3米/秒,物料被分割成 短料栓,由气压差推动前进。想象一列火车:料栓是车厢,压缩空气是车头。这种模式下物料几乎处于 “微动”状态,特别适合易氧化金属粉(如锂电材料)—— 某企业实测,密相输送钴酸锂粉时颗粒受力仅为重力的10%,金属污染从50ppm降至3ppm。
二、选型决策的四大黄金法则
看物料特性
易碎颗粒(塑料粒子、谷物)→ 浓相(破碎率<0.2%)
高活性粉体(金属粉、药粉)→ 密相(可选氮气?;ぃ?/p>
轻质粉体(面粉、石墨)→ 稀相(但能耗高30%以上)
算经济账
某化肥厂输送尿素颗粒的对比:模式 吨电耗 年维护费 破碎损失 机械输送 1.8元 12万元 240万元 浓相输送 0.7元 3万元 18万元 → 年综合成本下降79% 管道路由决定成败
水平距离>200米:必须采用 多级增压技术(浓相需每150米加助推器)
垂直提升>30米:优先密相输送(某水泥厂垂直输送80米粉煤灰,密相比浓相省电41%)
安全冗余设计
密相输送易爆物料(如硫磺粉)时:三重防爆:管道全程接地(电阻<10?Ω) + 氧含量监测(<8%) + 隔爆阀
三、经典纠错案例:为什么PET粒子不能用密相输送?
某塑料厂曾错误采用密相输送PET粒子:
现象:管道频繁堵塞,物料静电吸附管壁
根因分析:
PET粒子表面光滑,低速输送时无法形成稳定料栓,反而因摩擦产生高压静电(实测>15kV)解决方案:
切换浓相输送(风速8m/s)+ 管道内壁喷涂防静电涂层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