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因其高灵敏度、操作便捷和结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启动子活性分析、miRNA靶基因验证、转录因子功能研究等领域。然而,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荧光值异常、重复性差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我们整理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中的常见问题与解答,涵盖了实验设计、操作细节、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希望这些内容助您轻松搞定实验!
Q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可应用于哪些研究方向?
A1:①验证microRNA同mRNA靶向互作;②验证microRNA同lncRNA/circRNA靶向互作;③验证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互作;④启动子结构分析⑤启动子SNP分析
Q2:如何选择报告基因载体?
A2: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和海肾基因(内参)在同一个载体上,选择pmirGLO等载体;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和海肾基因(内参)分别在一个载体上,可选择pGL3/pRL系列载体;载体详细信息可参考【干货分享】手把手教你做双荧光素酶实验。
Q3:如何选择主报告基因和内参基因的质粒比例?
A3:通常,主报告基因质粒与内参质粒的比例,建议作一个预实验来调整(如萤火虫载体与海肾载体比例分别用1:10、1:20、1:50、1:100),确保内参基因被准确检测且不干扰主报告基因的表达。
Q4:如何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A4:①设立对照和重复:实验中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实验系统的有效性且需要做3个或3个以上复孔,并且引入另一个报告基因作为内参,主要是同批次样品检测值也可能出现浮动,排除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细胞状态、转染效率、载体质量、裂解速度、加样精准度等)。②荧光值控制:荧光值过高可能会超出仪器的检测范围,导致无法检测到值,一般建议将荧光值控制在5-6位之间。
Q5:荧光值过高或过低怎么办?
A5:荧光值过高:可减少质粒转染量,或对裂解产物进行稀释后检测;荧光值过低:可能是转染效率低或裂解不充分,建议优化转染条件、增加细胞量或延长裂解时间。
Q6:复孔间重复性差如何解决?
A6:确保样本均一性,裂解后离心取上清检测;定期校准移液器,保证加样准确性;转染时混合的力度/细胞量/时间等保持一致(同个数量级内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Q7:双荧光素酶检测需要使用什么检测板?
A7:建议使用全白板,优势是灵敏度最高而且孔间相互干扰最小。
Q8:双荧光素酶检测需要使用什么仪器?
A8: 化学发光仪或带化学发光检测??榈拿副暌?。
Q9:海肾和萤火虫是在同一个孔里面检测吗?能否分开检测?
A9:同一个孔里检测,不会相互影响,兰博利德的海肾荧光素酶底物中有淬灭萤火虫荧光值的物质??梢苑挚觳猓窃谝桓隹桌锛觳饣岣幼既?。
Q10:实验过程有哪些注意事项?
A10:①样品混匀:保证裂解产物与底物快速混合、混合时间一致,避免荧光素酶衰变的影响。②细胞裂解产物处理:细胞裂解产物常温不超过6小时;-20℃一个月;-80℃半年。 ③反应体系:双荧光素酶反应体系:20?μl(细胞裂解产物)、100?μl(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100?μl(海肾荧光素酶底物),底物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一定要保证底物过量,不然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大的偏差。
相关产品信息:
更多疑问与咨询,欢迎联系Lablead…….
相关推荐:【干货分享】手把手教你做双荧光素酶实验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