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曝气管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向曝气池内充氧,保障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由于长期浸泡在污水中,曝气管易出现堵塞、破损、漏气等问题,需要进行水下维修。以下是关于污水厂曝气管水下维修的详细介绍:
一、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问题诊断
通过曝气均匀性观察(如曝气池面气泡分布不均)、溶解氧监测(局部区域溶解氧偏低)、气压变化检测(曝气系统压力异常升高)等方式,定位故障曝气管的具体位置和损坏类型(如裂缝、接口松动、膜片堵塞等)。
记录故障区域的管道规格、材质(如 UPVC、PE、不锈钢)、安装方式(如悬挂式、池底固定式)等参数,为维修方案提供依据。
安全防护
水下作业前,需对曝气池内污水进行毒性检测(如硫化氢、氨气浓度),确保符合安全作业标准;必要时进行通风置换,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作业人员需配备专业潜水装备(如潜水服、氧气瓶、通讯设备),并安排地面监护人员,建立应急联络机制。
工具与材料准备
维修工具:水下切割设备、密封胶枪、扳手、清淤刷、水下摄像机(辅助观察)等。
维修材料:与曝气管匹配的密封胶(如水下专用环氧树脂胶)、替换用膜片 / 管道配件、不锈钢卡箍、防水胶带等。
二、常见水下维修方法
根据曝气管的损坏程度和类型,可采用以下维修方式:
局部堵塞清理
若因污泥、生物膜附着导致膜片 / 气孔堵塞,可使用水下清淤刷直接清理表面杂物;对于顽固堵塞,可采用低压水冲洗(避免水压过大损坏管道)。
若为化学性堵塞(如钙盐沉积),可局部投放适量稀盐酸(需控制浓度,避免腐蚀管道),反应后用清水冲洗。
小型破损修补
对于管道表面的细小裂缝或膜片破损,先清理破损区域表面的油污和污泥,再涂抹水下专用密封胶(厚度需均匀覆盖破损处),待胶层固化(通常 2-4 小时,具体按产品说明)后,检查密封性。
若为接口松动,可水下调整接口位置,重新紧固卡箍;若卡箍老化,直接更换新卡箍并涂抹密封胶加强密封。
管道或膜片更换
当曝气管出现大面积破损(如管道断裂、膜片老化失效)时,需局部更换管道或膜片:
先关闭故障区域的曝气支管阀门,释放管道内压力;
潜水员水下切割或拆卸损坏段管道,将预制好的新管道 / 膜片与原有管道对接,通过法兰或卡箍固定,接口处缠绕防水胶带并涂抹密封胶;
更换完成后,打开阀门进行试曝气,观察接口处是否有气泡泄漏,确保维修合格。
三、维修后的验收与注意事项
验收标准
曝气均匀性:维修区域气泡分布均匀,无明显局部无气或漏气现象。
密封性:关闭曝气系统后,压力下降速率需符合设计标准(通常 1 小时内压力下降不超过 5%)。
溶解氧:维修后,故障区域的溶解氧值需恢复至正常范围(一般 2-4mg/L,具体按工艺要求)。
注意事项
维修过程中需避免工具或操作对周边曝气设备造成二次损坏(如碰撞其他管道、膜片)。
若曝气池内水位较深(超过 5 米),需考虑水下压力对维修操作的影响,必要时采用分段排水(降低局部水位)辅助维修。
维修完成后,需定期(如每周)对维修区域进行复查,监测曝气效果,防止二次故障。
四、预防措施
为减少水下维修频率,日常运营中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定期(如每季度)对曝气管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理表面附着的污泥和杂物。
控制曝气系统的运行参数(如风压、风量),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管道疲劳损坏。
选择耐腐蚀性、耐磨性强的曝气管材质(如增强 PE、不锈钢),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科学的诊断、规范的维修操作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确保曝气管的稳定运行,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效率和出水水质。若损坏范围过大或水下维修难度过高(如管道整体老化),建议结合停产检修进行整体更换,以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