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跌落测试全流程:(高度 / 角度 / 冲击面 / 次数)如何模拟真实场景?
消费电子电池:以手机、笔记本电池为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 IEC 62133 标准,常规测试高度设定为 1.2 米,该数值模拟成年人正常使用时设备脱手掉落的平均高度。通过这一高度的测试,可检验电池在日常使用中的抗摔能力。
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考虑到车辆行驶颠簸、高空作业设备意外坠落等场景,这类电池的测试标准更为严苛。例如, UN 38.3 标准 要求动力电池需通过 2 米 高度的跌落测试,部分测试甚至会将高度提升至 3 米,以验证电池在剧烈冲击下的结构完整性。
特殊场景电池:针对设备、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的电池,测试高度可能突破常规,模拟环境下的跌落情况,确保电池在严苛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0° 水平跌落:电池平行于地面跌落,主要测试电池外壳的抗压强度,尤其是薄弱部位(如接缝处、棱角)的耐受能力。
45° 斜向跌落:更贴近设备意外滑落时的真实姿态,对电池侧面和边角造成复合应力冲击,用于检测电池外壳的韧性及内部结构的稳固性。
90° 垂直跌落:垂直撞击地面时,电池受到的冲击力最大,该测试聚焦于电池边角、电极等关键部位的抗冲击性能,评估电池在受力下是否会出现短路、漏液等风险。
水泥板:表面粗糙且硬度高,模拟户外路面、水泥地等场景,重点检测电池外壳的抗刮擦和抗变形能力,以及内部电芯在剧烈冲击下是否会发生位移。
钢板:硬度,用于模拟电池跌落至金属表面的情况,测试电池在高强度冲击下的结构完整性,评估是否存在外壳破裂、电芯受损等风险。
木板 / 瓷砖:贴近家居、办公等常见室内环境,检验电池在日常使用场景中跌落的安全性,确保电池不会因轻微碰撞引发安全隐患。
消费电子电池:通常要求在标准高度(如 1.2 米)下,对电池 6 个面各进行 1 次 跌落测试,确保电池在常见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
动力电池与工业电池:为模拟设备频繁使用中的震动与碰撞,测试次数会显著增加。例如,电动工具电池可能需在 1 米高度下进行 50 次 连续跌落,或在不同高度、角度下循环跌落,检测电池性能的衰减程度和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