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气体检测仪的配备需根据具体环境、工艺及潜在风险制定。
一、气体类型识别
常规有毒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CO):电化学传感器,阈值≤30ppm。
硫化氢(H?S):电化学传感器,阈值≤10ppm。
氨气(NH?):电化学或半导体传感器,阈值≤25ppm。
苯/VOCs:PID传感器,检测范围0.1-2000ppm。
可燃气体(甲烷、丙烷、氢气等):LEL(爆炸下限)检测,优先选择催化燃烧或红外传感器。
有毒气体:
缺氧/富氧环境
氧气(O?):电化学传感器,安全范围19.5%-23.5%。
工艺相关气体
焊接车间:臭氧(O?)、氮氧化物(NO?)。
电镀/化工:氯气(Cl?)、氟化氢(HF)、氰化氢(HCN)。
二、检测方案设计
布点策略
比空气重(如CO?、H?S):距地面0.3-0.6m。
比空气轻(如氢气、甲烷):天花板下0.3-0.6m。
泄漏源附近:压缩机、阀门、管道接口等易泄漏点,半径3-5米内布点。
人员密集区:控制室、休息室,高度1.5m(呼吸带高度)。
气体密度差异:
检测仪类型选择
固定式检测仪:高风险区域连续监测,输出4-20mA/RS485信号接入PLC/DCS系统。
便携式检测仪:巡检使用,需具备数据记录和报警功能。
多气体复合检测:优先选择4合1(O?/LEL/CO/H?S)或定制化多传感器??椤?br/>
三、报警与联动
分级报警
一级报警(低限):50% OEL(职业接触限值),声光报警。
二级报警(高限):100% OEL,联动风机/切断阀。
系统集成
通过PLC联动排风系统,气体超标时自动启动。
四、维护与管理
校准周期:电化学传感器每3-6个月校准,催化燃烧传感器每6个月校准。
传感器寿命:电化学传感器2-3年,红外传感器3年以上。
示例方案(化工厂)
区域:原料储罐区
检测气体:甲烷(LEL)、H?S。布点:每储罐周边4个方向,距地面0.5m,固定式检测仪。
区域:控制室
检测气体:O?、CO。布点:入口处及室内中央,吸顶安装。
通过以上配置,可覆盖99%以上的工业气体风险场景,建议结合HAZOP分析进一步优化。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