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真空度測試儀基于磁控放電原理,采用非破壞性方式測量真空滅弧室真空度,具有操作便捷、精度高、安全性強等特點,適用于電力、工業等領域的真空設備檢測。以下從測量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等方面展開說明:
一、測量原理
無損真空度測試儀采用磁控放電法,通過向真空滅弧室施加脈沖高壓,在滅弧室內產生與高壓同步的脈沖磁場。在脈沖強磁場和強電場的作用下,滅弧室中的帶電離子作螺旋運動,并與殘余氣體分子發生碰撞電離,產生離子電流。離子電流的大小與殘余氣體密度(即真空度)近似成比例關系。對于不同型號的真空管,由于其結構不同,在同等觸頭開距、真空度、電場與磁場條件下,離子電流的大小也不同。通過實驗標定出各種管型的真空度與離子電流間的對應關系曲線,當測知離子電流后,即可通過查詢該曲線獲得真空度。
二、操作流程
準備工作
儀器檢查:確認測試儀外觀無損壞,電源線、連接線等完好無損,電池電量充足或外接電源穩定。
被測設備準備:確保真空開關處于斷電狀態,并已按照安全規程進行隔離和放電處理。若真空開關尚未裝上,需采取措施使真空開關動靜觸頭處于正常開距狀態,并將其置于絕緣良好的支撐架上。同時,清潔真空管表面,避免灰塵和污垢影響測試結果。
儀器校準:根據儀器說明書進行必要的校準操作,確保測量精度。
儀器連接
接地連接:將儀器接地端可靠接地,以提高測量準確度并保障安全。
磁控線圈連接:將磁控線圈通過磁場電流線連接儀器的磁場電壓正、負端。若使用繞線式磁控線圈,將扁平電纜沿真空開關繞三圈,然后對接。
高壓輸出連接:將高壓輸出端用高壓電纜連接到真空管的靜觸頭上。
離子電流輸入連接:將離子電流輸入端通過離子電流線(屏蔽線)接至真空管的動觸頭上。
儀器設置
功能選擇:打開儀器電源開關,儀器進入待機狀態。根據真空開關的類型和測試需求,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或參數設置。
管型設置:根據真空管的尺寸選擇合適的管型,確保測量的準確性。例如,陶瓷、玻璃滅弧室管徑小于80mm為00號管型,管徑大于80mm小于100mm為02號管型,管徑大于100mm小于110mm為04號管型,管徑大于110mm為06號管型;室內環氧樹脂全封閉式滅弧室、6000V及以下滅弧室選定01號管型。
信息輸入:如需要,輸入被測開關的型號、編號等基本信息,以便記錄測試結果。
測量操作
啟動測量:按下測試儀上的測量按鈕或選擇相應的測量命令,儀器開始自動進行真空度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高壓輸出端會輸出約20KV高壓,磁場電壓輸出端輸出約1600V高壓,需保持其與人體及低壓線端的絕緣距離(建議與人體保持0.5米以上距離)。
數據觀察:測試過程中,注意觀察測試儀顯示屏上的數據變化,確保測量過程穩定進行。
結果處理
數據讀取:測試完成后,測試儀將顯示真空度的測量結果。根據標準或設備要求,判斷測量結果是否合格。
數據保存與打印:可選擇保存數據或打印結果,以便記錄和分析。儀器帶有RS232通訊接口,可以連接計算機實現真空度-離子電流曲線下載、壽命估計等多種功能。
儀器復位與整理
儀器復位:測量結束后,關閉儀器電源,并等待5秒后方可拆線。拆線時應先拆除與儀器相連的測試線,再拆除與真空管、磁控線圈的連線。
儀器整理:將測試儀及其附件整理歸位,確保下次使用時能夠迅速找到。
三、注意事項
安全操作
高壓防護:測試過程中,人體不得接觸高壓和磁場電壓輸出端,以防觸電。
殘余電壓處理:測試結束后,應正確放電,避免殘余電壓造成危險。
環境要求
存放環境:儀器屬精密儀器,電路板布線密度較大,一般要求存放于較干燥的地方。若環境較潮濕,則應經常通電。
使用環境:避免在極端環境下使用或存放儀器,以免影響性能。儀器允許環境溫度為-20℃~50℃,空氣濕度≤80%RH。
儀器維護
定期校準:按照制造商的指導進行定期校準,確保測量精度。
清潔保養:定期清潔儀器,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若測試后電流值顯示為零,應檢查滅弧室表面是否清潔。因為表面不清潔可能使漏電的變化值大于電離電流值,導致測量值不準確。此時,將滅弧室表面擦干凈,再做試驗,可得到較精確的真空度值。
故障處理
專業維修:本儀器無任何用戶可維修的部件,如出現故障,請專業人員維修,或與供應商聯系,切勿擅自打開儀器,以免發生意外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異常處理:若真空管內壓力等于大氣壓(即真空管破損),本儀器測量范圍內會拒絕檢測,返回初始狀態。此時,按“復位鍵”,儀器可回到正常狀態。若儀器由于輸入端的高壓沖擊而發生暫時工作不正常,重新開機即可,不會造成電路部分的損壞。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