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闭口闪点测试仪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化学品等易燃液体的闪点温度,是油品质量检测及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本文基于?ASTM D93?与?GB/T 261?标准,结合操作规范与安全要求,详解其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1. ?环境与设备检查?
?实验室条件?:环境温度10~35℃,湿度≤80%,无强气流干扰,远离易燃物且配备通风系统。
?仪器状态?:
确认测试杯、杯盖、点火器清洁无残留(使用无绒布蘸丙酮擦拭)。
检查温度传感器精度(误差≤±0.1℃),校准参照标准物质(如正十二烷,标准闪点74℃)。
?安全防护?:穿戴防静电服、护目镜;灭火器置于2米范围内。
2. ?样品处理?
?样品量?:注入测试杯至刻度线(通常50mL±0.5mL),避免气泡(倾斜45°缓慢倒入)。
?预处理?:含水样品需脱水(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过滤);黏稠样品预热至流动状态(不超过闪点预期值40℃)。
二、操作步骤详解
1. ?开机与参数设置?
接通电源,启动仪器预热20分钟(恒温至25℃±1℃)。
选择测试标准(如ASTM D93闭口杯法),输入预期闪点值(仪器自动设定升温速率,通常5.5℃/min)。
开启气源(丁烷或丙烷),调节压力至0.2MPa,点火测试火焰高度(3~4mm)。
2. ?样品测试?
将样品杯放入测试舱,确保杯盖密封到位。
启动测试程序,仪器自动执行以下流程:
?升温阶段?:按设定速率加热,每1℃检测一次闪点。
?点火检测?:通过电火花点火,光敏探头捕捉火焰蔓延信号(灵敏度校准至检测≥2ms的闪燃)。
?闪点判定?:同一温度下连续两次检测到闪燃,记录该温度为闪点值。
3. ?数据记录与存储?
测试完成后,仪器自动保存温度曲线、闪点值及测试时间。
导出数据至电脑(支持CSV/PDF格式),打印检测报告(需包含环境温湿度、操作者等信息)。
三、注意事项与维护
1. ?安全操作规范?
?禁止操作?:测试中勿开盖查看,防止蒸气闪爆;样品温度超过200℃时需启用强制冷却功能。
?异常处理?:若火焰意外熄灭,立即停止加热并通风;出现烟雾或异味时启动紧急排风系统。
2. ?设备维护
?维护项 | ?周期 | ?操作要求? |
?点火器清洁 | 每50次测试后 | 用细针清除电极积碳,酒精棉擦拭探头 |
?传感器校准 | 每月/换季时 | 使用标准液(如甲苯,闪点5.5℃)校准 |
?气路检查 | 每周 | 检测管路气密性,更换老化O型圈 |
?
3. ?常见故障处理?
?点火失败?:检查气源压力、电极间距(标准1.6~2.0mm)及点火电路导通性。
?温度偏差?:清洁样品杯底部导热硅脂,重新涂抹均匀(厚度≤0.1mm)。
四、总结
全自动闭口闪点测试仪通过?程序化控温?与?高精度点火检测?,显著提升了测试效率与可靠性。操作者需严格遵循“清洁、校准、监控”三原则,确保数据准确并规避安全风险。定期维护可延长设备寿命,建议建立?每季度深度保养?制度(包括电路板除尘、机械部件润滑等)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