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介绍了在纤维表面沉积纳米材料的多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四种机制实现颗粒物的收集。
火花烧蚀利用的是大气压等离子火花放电,从而将导电的靶材烧蚀产生纳米气溶胶。通过气流的控制可以实现颗粒粒径的控制,在过滤的机制下实现沉积,而在过滤作用发生效果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机制实现颗粒物的收集:
01扩散作用
扩散沉积是大部分小颗粒收集的方式
气溶胶颗粒在气体介质中会不断地做布朗运动,纤维材料有极大的概率收集偏离气流中心的小颗粒。这一方式可以收集绝大多数的超细颗粒物质,且分散性较好。
扩撒机制沉积的颗??梢员Vち己玫姆稚⑿?nbsp;
02 拦截作用
拦截作用贡献了绝大部分较大的颗粒
拦截机制是颗粒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纤维的阻挡会使气流偏移,而当颗粒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纤维直径与颗粒的半径之和,因此颗粒有较大概率会被纤维截留。对于较大的颗粒,拦截作用是主要的收集机制。
拦截作用会将一些稍大的颗粒拦截在纤维表面
03冲压作用
冲压机制会将较大颗粒集中在纤维边缘
当气流流速较快时,一部分质量较大的颗?;蛲啪厶寰弑附洗蟮亩?。在于纤维接触后,因为惯性的原因,大颗?;崂床患案谋湓硕较?,从而被纤维拦截。而当沉积的时间足够久,通过冲压沉积形成的颗?;峤岷铣衫嗨朴谥┲胪慕峁?,并且将孤立的纤维连接在一起。这种蜘蛛网结构保留了较多的气孔,从而有利于气体的扩散并暴露纤维本身的活性位点。
冲压机制会将大部分微米级惯性拦截
04 静电吸附
如果基底纤维本身带有一定的电荷,如纺丝材料,则可有效吸附带电的气溶胶颗粒。通过火花烧蚀产生的部分颗?;岽幸欢康牡绾?,通过静电吸附可将这一部分颗粒有效收集。
整体而言,通过过滤的方式可以保证均匀且高效的颗粒收集,其收集效率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Etot = 1-(1-ED)(1-ER)(1-EDR)(1-EI )≈ED +ER +EDR +EI
Etot:整体收集效率
ED:扩散收集效率
ER:拦截收集效率
EDR:扩散+拦截联合收集效率
EI:冲压收集效率
通过数据检测,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纳米级粒子都通过扩散机制吸附。而冲压和拦截对于大颗粒都有明显的收集效果。因此,可以利用扩散的方式将大部分的超细颗粒收集在纤维层中。
各种机制对于颗粒的捕捉效率
下一章我们介绍火花烧蚀技术的主要应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