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助吸器的使用
移液管助吸器是使用移液管工作时*的工具。直接使用嘴或者接一根管子使用嘴进行移液操作是不允许的。辅助吸液一定要使用移液管助吸器。这样能够极大地减少感染或受伤的风险。
移液管助吸器的类型:
■ 马达驱动的移液管助吸器
■ 手动移液管助吸器
马达驱动的移液管助吸器

马达驱动的移液管助吸器是长时间连续移取样品的理想选择(比如,用于细胞培养)。
马达调速控制与特殊的阀门系统使其可以配合从0.1至200 ml的移液管进行灵敏地移液操作。整合的单向阀与相连的膜式过滤器能有效地防止液体吸入机身。为了防止侵蚀,有一个主动压力补偿机制能将液体蒸汽转移至机体外。
操作—移液由两个大号功能键控制
1.吸液:控制移液管吸液,按向上的按钮。吸液速度可由按压按键力度连续控制。
2.排液:排液速度可由按压按键力度连续控制。选择重力排液或电动排液
排液:重力还是电动?
选择何种排液模式是由相应的应用决定的。在分析实验室,总是优先选择“重力排液”模式以获得准确的移取体积。为了达到移液管上标识的度,必需让液体随重力自由排出,并且,应该遵守排液与等待时间的要求。然而在如微生物学实验中,体积准确度并不是非常重要。在这里,均匀快速地移取营养溶液等才是首要因素。因此,“电动排液”模式通常是。
手动移液管助吸器
手动移液管助吸器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连续移液,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
例如,BRAND出品的大量程移液管助吸器macro Pipette Controller
“macro”移液管助吸器适用于从0.1至200 ml的胖肚或刻度移液管。特别的阀门系统设计使得设定凹液面变得相对容易。一个疏水膜式滤器?;は低撤乐挂禾迩秩?。


制造负压:挤压吸球。 吸液:将移液杆向上拨。拨得越高,吸液速度越快。


设置凹液面/“重力”排液: 吹出:当用“重力排液”移取粘性液体时,
将移液杆轻轻向下拨。液面下降 —放松拨杆, 移液管排液头通常无法排空。在这种情况下,
液面停止。一直向下拨移液杆,排空移液管。 按压助吸器上的橡胶小泡吹出残留液体。
为了符合*度,不要吹出残余液体!

1. 将移液管顶端插入
2. 按“A”并挤压吸球(制造负压)
3. 按“S”进行吸液至略高于刻度
4. 按“E”进行排液至刻度或排空移液管。
吹出
吹出粘稠液体,侧面的出口必需关闭并挤压小球。
注意!吸耳球不能连着移液
管进行储存,以防吸入液体!
用于低于1 ml的小量程移液管的手动移液管助吸器
这类移液管需要用特殊的移液管助吸装置。在医学领域配合小于1 ml的毛细管,血稀释管与血糖移液管。
例如,BRAND出品的微量移液管控制器micro Pipette Controller
操作

使用拇指转动转轮进行吸液与排液。
(TC, In)校准的移液管应使用稀释溶液
进行多次吸液排空操作将内含样品全部
洗入稀释液。


弹出 “重力” 排液
大号的弹出按钮可弹出用过的 (TD, Ex)校准的移液管,按住空气释放按钮
移液管而无需接触手。 进行排液(如有必要,需遵循等待时间)。
例如,BRAND出品的微量移液管控制器micro-classic Pipette Controller
由于其具有一定角度的设计,特别适合在IVF实验室或医学实验室中在显微镜下操作。
操作


安装移液管 吸液
总是将移液管的短端,即移液管的 用拇指向后旋转转轮直至液体
颜色标识端,小心地滑入接头。 达到刻度。

“TC量入”校准的移液管 “TD量出”校准的移液管
用拇指向前转动转轮直至液体排尽。 按压空气释放按钮进行“重力排液”
使用稀释液至少浸洗移液管三次。 直至液体排尽(如有必要,需遵循等待时间)。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