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煤炭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军,充分发挥煤炭的支撑作用,是确保能源体系向低碳转型的关键。
短中期能源供给主力军
煤炭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储量较丰富,依靠国内供应基本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比例却在持续攀升。随着我国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煤矿企业要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现代化高水平阶段发展,各项生产指标逐步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整体技术水平向工艺*、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耗低等方向迈进。
支撑能源电力低碳转型
推动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是能源转型的理想情景,将带来两方面好处:发挥传统能源灵活性和储能价值;避免煤电资产搁浅造成资源浪费,降低能源转型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保证能源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转型目的是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提是保证能源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不能因为当前煤炭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就倾向于抛弃煤炭,而是应该用系统的眼光看待煤炭在能源转型中的支撑作用,充分认识到实现煤炭消费比例降低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当前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系统到未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将发挥“稳定器”和“缓冲器”作用。
工业用煤可通过绿氢和绿电替代
除发电外,煤炭消费还集中在工业领域。与发电相比,工业领域降碳技术储备不够,特别是钢铁和水泥领域降碳难度大。对此,可通过绿氢和绿电替代煤炭,降低工业碳排放。目前氢冶金尚处于示范阶段,有待于后期技术突破,推动其成本达到商业应用的程度。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