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植物生态学家任海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引起广泛关注。
据介绍,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子课题及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任海与合作者自2003年开始对这个树种开展了全国种植区及推广路线调查,在此基础上定位研究了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で段诘?、5、8、10龄无瓣海桑人工林,结果发现:无瓣海桑适应范围广、生长迅速,相对于红树林乡土种如秋茄等更适于裸滩的植被恢复,且具有较快的生物量积累及较强的固碳能力,是一个好的生态恢复种。
据了解,无瓣海桑属海桑科植物,是原产于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红树林种类,1985年被引入中国海南岛,1991年开始在华南沿海红树林恢复工程中推广应用。但是,随着该树种的驯化,近年已开始显现一些入侵特性,可能对中国厦门以南的一些乡土红树林造成入侵损害。此前,任海等人通过对不同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Ecological Research,2008),发现在裸滩种植该种人工林四五年后,其林下会有乡土种红树林种类自然定居,但到8~10龄时这些乡土种又会自然消亡,显示了在生态恢复中可能的护理效应。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无瓣海桑人工林,zui近任海率领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又与湛江红树林*自然?;で芾砭旨肮愣Q蟠笱Ш献鞑贾昧巳撤ァ?0%砍伐与不砍伐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结构、功能与动态对比实验,为华南沿海红树林的恢复机理研究及生态恢复技术作出更深入的探讨。任海等及时将有关结果报告广东省林业局领导,得到广东省林业局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