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氨基酸分析仪凭借其高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在生物医药、食品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其科学使用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一、开机准备
启动仪器前需全面检查:确认电源连接稳定,氮气压力维持在0.05—0.1Mpa,避免压力过高损坏仪器;检查试剂瓶中ABC溶剂和茚三酮溶剂的余量是否充足(1L茚三酮约可分析72个样品),若不足需按规范添加。添加溶剂时,需先打开排气阀排出瓶内气体,关闭进样阀和氮气阀后拧开瓶盖,加入溶剂后依次关闭瓶盖、打开液体排气阀(1—2分钟)、关闭液体排气阀并打开氮气阀(1—2分钟),最后打开氮气阀和进样阀并关闭排气阀。
二、软件设置
打开电脑软件登录后,需新建项目(建议以日期命名),在序列中添加样品名称,样品类型选择“未知”。通过软件界面设置实验参数,包括样品注入量、色谱条件(如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和检测器设置(如荧光检测器或光度检测器)。需特别关注标准曲线的设置,使用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样品处理与加载
根据分析需求处理样品:测定游离氨基酸时,可直接上柱分析;测定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时,需经酸水解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处理后的样品需用去离子水稀释并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将准备好的样品按顺序放置在自动进样器中,红色框为标样,橙色框为空瓶(必须放置),分析样品从标样右侧开始排列。
四、运行与数据处理
点击“运行序列”启动分析程序,仪器将自动完成样品注入和分离过程。监控分析过程,确保样品流动状态正常,无泄漏或堵塞现象。分析完成后,仪器生成氨基酸含量检测数据,通过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含量报告,包含每种氨基酸的浓度、峰面积等信息。用户可根据需求导出数据,必要时进行重复测定以验证结果。

五、日常维护
每次使用后需清洁样品进样系统和流动相系统,防止残留物干扰后续分析。定期检查色谱柱、过滤器等易耗件,根据设备制造商建议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
国产氨基酸分析仪的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通过系统化的流程管理,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支持。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