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生物样品的高级显微技术。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低温下的电子束穿透样品,并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像系统来捕捉样品的结构和形态信息。
首先,样品需要经过冷冻处理。在冷冻过程中,样品被迅速冷却到极低的温度,通常是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这种低温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样品的结构和形态,并防止样品在电子束照射下发生损伤或化学反应。
接下来,样品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支架上,这个支架通常是一个金属网格或碳膜。这个支架的作用是支撑样品并提供导电性,以便电子束能够通过样品。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室中。在样品室中,电子枪发射一束高能电子束,这些电子束穿过样品支架并照射到样品上。由于样品处于极低温度下,电子束可以穿透样品而不会对其造成明显的损伤。

当电子束穿过样品时,它们与样品中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会导致电子束发生散射、吸收和透过等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信号被检测器记录下来,并转换成电信号。
最后,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被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图像重建。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已知的物理模型,计算出每个像素对应的结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组合成一幅二维或三维的图像。
总的来说,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样品冷冻到极低温度下,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样品并记录其与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机重建得到样品的结构和形态图像。这种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对样品无损等优点,因此在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