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品牌分类
-
盘式研磨机 颚式破碎机 直读式测钙仪 测氟仪 水泥测定仪 全自动水泥游离氧化钙测定仪 氯离子分析仪 混合胶砂标准养护箱 水泥干缩养护箱 水泥试件恒温水养护箱 定硫仪 水泥夹具 数显水泥比长仪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机 电动抗折试验机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砂石碱活性快速测定仪 水泥安定性试验用压蒸釜 水泥水化热测定仪 水泥试验磨 水泥快速养护箱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水泥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 雷氏夹测定仪 沸煮箱 三氧化硫测定仪 抗折抗压试验机 水泥中二氧化碳测定仪 恒温水箱 水泥氯离子含量分析测定仪 多元素分析仪 钙铁硫分析仪 水泥胶砂振实台 水泥搅拌机 水泥胶砂(砼)耐磨试验机
-
岩石直剪仪 岩石点荷载试验仪 岩石弹性模量测定仪 集料软弱颗粒试验机 集料冲击试验机 集料坚固性试验仪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 负离子加湿器 混凝士早期抗开裂试验装置 混凝土抗劈裂夹具 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仪 混凝土抗折装置 混凝士非接触式收缩变形仪 混凝土智能真空饱水机 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混凝土碱含量快速测定仪 混凝土回弹仪 高低温试验箱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 混凝土碱骨料试验箱 混凝土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箱 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箱 混凝士徐变试验仪 混凝土动弹仪 混凝土压力泌水仪 标准养护室全自动控温控湿设备 混凝土收缩膨胀仪 混凝土抗渗仪 混凝土快速养护箱 石粉含量测定仪 混凝土抗冲磨试验机 混凝土滚珠轴承耐磨试验机 加速磨光机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 强制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数显混凝土维勃稠度仪 混凝士含气量测定仪 直读式混凝士含气量测定仪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仪 数显混凝士贯人阻力测定仪 混凝土贯人阻力测定仪 双端面磨平机 电动锯石机 混凝土补平器 混凝土磨平机 混凝土切割机 混凝土钻孔取芯机 混凝土振动台 混凝土磁力振动台 电脑沥青针入度仪 混凝土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顶击式标准振筛机 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岩石切割(锯石)机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低温保存箱 磨平机 CLD型全自动低温冻融试验机(气冻水融法) 双卧轴砼搅拌机 电动砼贯入阻力仪 混凝土透气系数测定仪 混凝土渗透仪 砼渗透仪 电液伺服钢绞线试验机 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仪
-
恒温流溢水箱 恒温水浴 乳化沥青电荷仪 乳化沥青旋转瓶磨耗试验仪 乳化沥青负荷轮碾压试验仪 乳化沥青粘结力试验仪 乳化沥青湿轮磨耗仪 乳化沥青稠度仪 电动砂当量测试仪 电动铺砂仪 沥青路面渗水仪 燃烧法沥青含量分析仪 三氯乙烯回收仪 沥青混合料离心式抽提仪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机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样成型机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 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 沥青黏韧性测定仪 沥青粘度计 沥青蜡含量试验附件 沥青蜡含量测定仪 沥青软化点仪 沥青含水量测定仪 沥青针入度仪 沥青延伸仪 电脑沥青软化点仪 沥青混合料离心式快速抽提仪 沥青恒温水浴 沥青薄膜烘箱 车辙试验机 振动压实成型机
-
测力环 虹吸筒 DS101电沙浴 φ100、φ150、φ200灌砂筒 GSY-19新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仪 ANY-1泥浆三件套测试仪 LD-63.6N重型触探仪 LD-10N轻型触探仪 PZL-1自由膨胀率试验仪 SS-1土壤收缩仪 WZ-2土壤膨胀仪 TM-85土壤比重计(甲种、乙种) WY-4土壤贯入仪阻力仪 土壤湿度密度仪 电热鼓风干燥箱 真空饱和装置 泥浆失水量测定仪 高温箱式电阻炉 反力框架 平板载荷仪 常水头土壤渗透仪 含水量快速测定仪 标准贯入仪 振动台法试验装置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粗粒土电动相对密度仪 相对密度仪 电动脱模器 电动击实仪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 单杠杆固结仪 变水头土壤渗透仪 振动压实成型机 表面振动压实试验仪 碟式液限仪 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 粗粒土垂直渗透变形仪 静力触探仪 干燥箱 无侧限制件脱模多用机 电动液压脱模器 应变控制式三轴仪
AS-1十字板剪力仪使用说明
*产品概述
AS-1型十字板剪力仪是用于现场测定饱和软粘土的天然抗剪强度的仪器。对灵敏度较高的软粘土,由于取土制样的扰动,影响强度十分明显,采用本仪器可以取得更接近实际的强度指标。因本仪器是在钻孔中测定强度指标,必须与钻孔设备配套使用,一般可以试验30米以内的各种深度。
*技术参数
1、十字板尺寸: ?75 x 150mm, ?50 x 100 mm
2、钢环扭矩: 80N•m
3、扭矩精度: 0.55 N•m
4、导杆: ?30 x 1040mm
5、仪器尺寸: 430 x 910 x 220mm (L x W x H)
6、仪器重量: 40kg
*主要结构
AS-1型十字板剪力仪利用固定在底板上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插入钻孔内土层中以测定土的强度。强度大小依固定在蜗轮上的开口钢环的变形来计算,共分三个部分及附件。
1、传动部件:由蜗杆、蜗轮、开口钢环、转座、底板及固定套组成,固定套有锁紧装置,可以与底座锁紧。
2、底座部件:由底座、导杆支圈等组成,联接传动部件与钻孔套管,底座与套管用螺纹相接(螺纹由用户自行加工)并用制紧轴制紧。
3、板头部件:由接杆、离合齿及十字板头组成,板头沿离合齿可以自由离合,板头部件接在钻探钻杆上,钻杆接在支圈上的导杆下端。
4、附件:包括导杆、特制键、接头、导轮、扳手及率定设备。
*仪器配置
序号 | 名 称 | 数 量 | 备 注 | |
1 | 全套仪器 | 传动部件、底座部件、板头部件 | 各1套 | |
Φ7.5cm、Φ5cm板头 | 各1件 | |||
2 | 附备件 | 特制键 | 2件 | 1件备件 |
百分表、吊钩、摇把、导杆、扳手(卸板头) | 各1件 | |||
接头(钻杆接头螺纹用户自行加工) | 3件 | |||
导轮 | 3件 | |||
率定设备(荷重不附) | 1件 | |||
导杆支圈备件、压簧 | 2件 | |||
支爪 | 4件 | |||
导柱(备件) | 3件 | |||
板头(备件)φ7.5cm及φ5cm | 各2件 |
*使用说明
1、仪器必须与钻探设备配套使用,其连接部分(与套管配合的螺纹)应先行加工 ,一般以配Φ127套管为主。
2、钻杆要求正直不弯曲,采用外接头并可装置导轮,一般以配Φ42钻杆为主。
3、钻孔要求垂直,孔壁不能坍塌并用套管?;ぃ椎撞杏嗨橥劣×可?。
4、在深孔中进行试验时,应每隔10米装一导轮,以防钻杆偏离中心,起钻时碰坏十字板头。
*操作方法
1、将钻孔套管压入试验深度以上75厘米处,清除孔内残泥。
2、将板头、接杆与钻杆逐节接好,下入孔内至板头与孔底接触,接上导杆,各接头必须上紧,不得稍有松动。
3、将摇把套在套杆上向右方徐徐转动,使离合齿啮合。
4、按试验深度,徐徐压下钻杆至预定深度稍高处。
5、在套管上装好底座,并用制紧轴制紧。
6、将钻杆压下至导杆齿与支爪相合,放开支爪。
装上上部传动部件,旋转底板使导杆键槽与钢环固定键槽对正,放入特制键,并用锁紧装置将固定套与底座锁紧。
将指针对准任一整数刻度,装上百分表并调零。
右手转动摇手,左手开动秒表,每10秒钟转一转,记录百分表读数,一般3-10fen钟即可达到破坏,再继续进行一fen钟,得到原状土剪切破坏时的 扭力值。
拔下特制键,套上摇把连续转动6圈,使土层wan全扰动,再插上特制键,按h,i再进行试验,得到重塑土破坏时的 扭力值。
将导杆上提10-20mm,使离合齿脱离,按h,i再进行试验,得到轴杆与土的摩擦扭力值。
卸下仪器,逐节吊起、卸下各节钻杆,取出十字板头并清洗擦拭,若不使用即涂油保存。
*计算方法
1、根据所测得的各钢环变形读数,从曲线或钢环变形系数求得相应的扭力值。
2、按公式 Cu = 10 ×K ×( Pf — f ) 计算抗剪强度。
式中:Cu — 土的抗剪强度(kPa)
Pf — 剪损时扭力(N)
f — 轴杆摩擦扭力(N)
K — 与开口钢环率定时扭力矩力臂长及十字板尺寸有关的系数(1/cm2)
K = 2 × R ∕(π×d2× h×(1 + a ∕(3×h)))
R — 力臂长 = 20cm
d — 十字板直径 = 5.0cm及7.5cm二种
h — 十字板高度 = 10cm
K1 = 0.0437/cm2 (d=5,h=10)
K2 = 0.0181/cm2 (d=7.5,h=10)
3、为方便计以P为纵座标,CF为横座标,绘制Cu-P关系曲线。
4、根据钢环变形求得相应的扭力值,由Cu-P曲线(或公式)求得相应的抗剪强度。
*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后,应洗净擦干,涂上黄油防锈,放在专用箱内。
2、各杆件不得用来抬撬物体,必须保持平直。
3、各丝扣保持良好,切勿碰伤拧毛。
4、使用起子、扳手等工具必须合适,不能勉强代用损坏零件。
5、运输时避免碰撞、摔掼,箱外 用草绳缠绕。
6、钢环在使用前或隔一段时间可以利用附件率定设备率定yi次,并与前次进行比较,如有问题,可送厂检查。率定时两端荷重可以自行就地解决,以免增加仪器重量。
*钢环率定方法
在现场使用率定设备时,旋加扭力之荷重须预先准备,可以用砝码、砂、石等材料,率定顺序如下:
1、将仪器底座装在套管上,固定妥当,放上传动部件。
2、在底板两边装上率定设备,注意方向不错。
3、装上导杆,调整其高度适当,套上摇把,使摇把轴线高与率定装置滑轮上端高度相 等,将尼龙绳一端穿入摇把小孔内结牢,另端放在滑轮上,调整导杆使摇把与尼龙绳呈直角状态,固定传动部件,装上百分表调整对零。
4、在二尼龙绳端同时挂上0.75公斤重量,记录钢环稳定读数。
5、两端各增1.75公斤,再记其读数。
6、两端以后逐级加重2.5公斤,并记其读数,至每端总重20公斤为止,稳定数fen钟。
7、依次逐级退荷,并在稳定后记录量表读数。
8、重复上述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