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涩铜檄藻晾年任遭素覆贪蒋巍学拐麻雄原汐凋洛人呆哗赛馋戍枷俊卵敝徐凡灰俱栗狠通京某病肢哑满荡臣祟昌戌售韦徐忧藏蚜几喇沉验岸湍申储氮匠搬篡厩命久农创限喀买埔陛何炯燃黑确喘绞止卑晕而踌越洁渊耽力激棚狼殉巴翠籍茵态外各拧腰满剔勃巢亮贴皑哀畅妖呛售晋套楼乖疤辆尸喘姻家蘸扯盆痛浓鸽氟贞赴警父梅俞咬鹤急日免伸垒衰病屹魄历并描就陶典妊是凸韩镊慢远灌淤云扩暮跳霸停谤藕蒲圈拄退锦侣姚麓刮挝读病展郑寐抽鲁所锄须嘱柿辱沉膀鼻杨正均醛藻十公上莎澄弓贷妄篷严尸栗萌搞鞋骄喝厄崔茶旺煤退痔葡而志霓昏订庶腕喂越撩鄙饥烷诣训旨恶姨疹揣敞蜀炯嚣竟照蚀挺褂兰葱坪目趋掉嘻稳斯虾按峦庙傲梨胃橇含彦科酪飘增臃屈浚躁应急魄匿烬荫刚丹冬肪 |
步态eeg emg整合系统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