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nel617高温合金成分 性能 热处理工艺
?材料本质?
?镍基高温合金?,由美国 ?Special Metals 公司?于 20 世纪 70 年代研发;
?强化机制?:以 ?固溶强化? 为主(部分资料提及沉淀硬化,主流定义为固溶强化型)。
?结构特征?
?奥氏体基体?(γ相),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晶体结构
以下是Inconel 617高温合金的成分、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的综合解析,所有信息均基于资料整理:
?? ?Inconel 617 对应牌号体系?
?设计逻辑???:通过镍-铬-钴-钼多元素协同,兼顾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
?高温力学性能?
?抗蠕变能力?:950℃/100 MPa应力下,蠕变断裂寿命>1000小时;
?高温强度?:800℃时抗拉强度≥350 MPa,屈服强度≈200 MPa;
?热疲劳抗性?:优于奥氏体不锈钢(如310S)。
?环境耐受性?
抗氧化极限:空气中长期耐受1150℃;
耐硫化腐蚀:高铬含量有效抵抗含硫燃料环境;
耐氯离子腐蚀:钼元素增强抗点蚀能力。
?固溶处理?
?温度?:1065-1200℃(主流1150-1200℃);
?操作?:保温后快速冷却(水淬或空冷);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均匀化组织,恢复塑性。
?时效处理?
?温度?:760-980℃(常用760-900℃);
?机制?:促进γ'相(Ni?(Al,Ti))及碳化物析出,提升高温强度。
?特殊工艺?
?去应力退火?:≤870℃,消除焊接/冷加工残余应力;
?冷处理?:较少采用,因可能损害材料塑性。
?固溶温度控制?:温度不足(如<1149℃)易导致碳化物提前析出,降低延展性;
?时效匹配性?:燃气轮机部件需更高时效温度(≈980℃)以优化持久性能;
?低碳设计?:碳含量≤0.07%抑制晶界脆化,保障长期高温服役稳定性。
典型应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燃气轮机燃烧室、核电热交换器。
Inconel 617 通过 ?成分精准调控?(高铬钼+钴强化)与 ?奥氏体稳定性设计?,成为 700°C–1100°C 工况下 ?综合性能的高温合金之一?,尤其以 ?三重优势?(高温强度/抗氧化/耐腐蚀)定义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