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登蓄电池GFM-1500 2V1500AH性能特点
免维护蓄电池也可以进行补充充电,充电方式与普通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基本一样。充电时每单格电压应限制在2.3-2.4V间。注意使用常规充电方法充电会消耗较多的水,充电时充电电流应稍小些(5A以下)。不能进行快速充电,否则,蓄电池可能会发生爆炸,导致伤人。当免维护蓄电池的比重计,显示为淡黄色或红色时,说明该蓄电池已接近报废,即使再充电,使用寿命也不长。此时的充电只能做为救急的权宜之计。
有条件时,对免维护蓄电池可用具有电流-电压特性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该设备即可保证充足电,又可避免过充电而消耗较多的水。
无论是带有PFC的开关电源,还是脉波整流电源,其功率的实部都只能是正的,能量不会反灌回市电,因此在UPS的设计中更加重视的是在恒功率负载下的可靠性,以及在带有非线性的整流性负载时的谐波控制能力,以及电压稳态精度与动态恢复速度,而不会特别要求具有能量回馈的能力。特别是在UPS带有大量智能化的设计之后,往往会把能量从负载回馈到UPS的直流母线作为一种故障状态来对待。因此在带有电机类负载的时候,电机再生发电产生的能量很容易触发UPS的?;ぬ跫?br data-filtered="filtered" />
另一方面,UPS在电路架构上常用的结构是整流+电池升压+逆变器的结构,很大一部分UPS的整流和电池升压部分都是使用Boost或者变形的电路,能量仅能从市电和电池流动到直流母线上,而不能反向流动。这样即使软件上允许能量回馈,但是当发生能量回馈时,由于能量都储存在直流母线上,造成直流母线升高,终仍然会导致UPS跳脱?;?。
防止UPS电池过流放电
电池实际放出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效率越低。例如,12V/24Ah的电池当放电电流为0.4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是1h50min,实际输出容量17.6Ah,效率为73.3%。当放电电流为7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仅为20s,实际输出容量0.93Ah,效率为3.9%。所以应避免大电流放电。一般电路设计和用户选择负载,都要?;PS电池逆变放电电流不超过2C。
(4)防止UPS电池深度放电
尽管小电流放电能提高电池的效率,但是当用极小电流(小于0.05C)长时间放电时,将导致电池实际放出容量超过其额定容量,从而造成电池严重的深度放电。按厂家的数据统计,当电池放电深度为100%时,电池实际使用寿命约为200~250次充放电循环;放电深度为50%时,约为500~600次充放电循环。因此,在使用UPS时,既要避免重载过流放电,又要避免长时间轻载逆变造成电池深度放电。
维护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主要有以下7点:
1、检查蓄电池在支架上的固定螺栓是否拧紧,安装不牢靠会因行车震动而引起壳体损坏。另外不要将金属物放在蓄电池上以防短路。
2、时常查看极柱和接线头连接得是否可靠。为防止接线柱氧化可以涂抹凡士林等?;ぜ?。
3、不可用直接打火(短路试验)的方法检查蓄电池的电量这样会对蓄电池造成损害。
要实现UPS的电池智能管理要从多方面考虑,其中重要的就是智能化的充放电管理和灵活的电池维护管理,而电池的充放电管理是延长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电池维护操作的方便灵活,则是保证系统安全、易用的关键。电池的智能化管理使全面提高UPS稳定性和可用性成为可能。
合理地进行UPS电池的充放电管理,首先要准确全面地监控每一节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容量、后备时间等。目前,大多数中、大功率UPS都设计并具备了此项功能,其主要作用是检测电池性能以及电池回路是否正常。在放电环节需要特别控制过度放电给电池带来的损害。容易造成电池过放电的因素主要是电池低?;さ缪股柚么砦?以及小负载、长时间小电流放电。低?;さ缪股柚玫拇砦蟊冉先菀妆恍拚?,但小负载、长时间小电流放电由于其随机性,不容易被控制,且小电流放电极易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损坏电池。这就需要UPS能够根据负载情况智能化地动态调整电池低?;さ缪埂0缒茉垂咎峁┑腜SMS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能让值班人员实时监测通信用UPS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池的电压、温度,及时发现告警并通知维护人员,避免电池的过度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等危及设备和通信安全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