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船舶设备,有线电视,军用设备,紧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大型UPS和计算机备用电源 发电站,电动轮椅,高尔夫车,电动叉车,铁路系统,发电站,电力系统。 免维护(使用过程无需补充水),使用寿命可达10年,内阻小,输出功率高,*密封(不渗漏液体,无酸性气体溢出),自放电小,可任意方向使用,运输方便
详细介绍
友联蓄电池MX12650 12V65AH规格参数
友联蓄电池MX12650 12V65AH规格参数
UNION电池内置安全阀及阻液片,可调节电池内部压力及阻止腐蚀性气体析出,使用安全可靠
,通过并获得:
蓄电池应用领域与分类:
◆ 免维护无须补液; ● UPS不间断电源;
◆ 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 ● 消防备用电源;
◆ 适应温度广; ● 安全防护报警系统;
◆ 自放电??; ● 应急照明系统;
◆ 使用寿命长; ● 电力,邮电通信系统;
◆ 荷电出厂,使用方便; ● 电子仪器仪表;
◆ 安全防爆; ● 电动工具,电动玩具;
◆ *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无游离电解液,侧倒仍能使用; ● 摄影器材;
◆ 产品通过CE,ROHS认证,所有电池 ● 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
符合国家标准?! ?*自行车、红绿警示灯等。
实践证明,VRLA电池端电压与放电能力无相关性,VRLA电池和电池组在运行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必然会有个别或部分电池因内阻变大,呈退行性老化现象,实践证明,整组电池的容量是以状况差的那一块电池的容量值为准,而不是以平均值或额定值(初始值)为准,当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到其本身额定容量的90%以下时,电池便进入衰退期,当电池容量下降到原来的80%以下时,电池便进入急剧的衰退状况,衰退期很短,而且蓄电池组都是串连起来,如果有一节发生问题,则整组都将失效,这时电池组已存在的事故隐患。
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往往只重视备用电源的设备部分的维护和管理,而忽视电池组的重大作用,殊不知断电的危险很大程度上就潜伏在电池组。整组电池充电的特性是,如电池组内有一个或几个内阻变大的老化电池,其容量必然变小,充电器给电池组充电时,老化电池因容量小,将很快充满。充电器会误以为整组电池已充满而转为浮充状态,以恒定电压和小电流给电池组充电。其余状态良好的电池不可能充满。电池组将以老化电池的容量为标准进行充放电,经多次浮充--放电--均充--放电--浮充的恶性循环,容量不断下降,电池后备时间缩短。
蓄电池特点
安全性能好
》贫液式设计,电池内的电解液全部被极板和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吸附,电池内部无自由流动的电解液,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无电解液漏出,侧倒90度安装也可正常使用。
》阀控密封式结构,当电池内气压偶尔偏高时,可通过安全阀的自动开启,泄掉压力,保证安全,内部产生可燃爆性气体聚集少,达不到燃爆浓度,防爆性能。
免维护性能
》利用阴极吸收式密封免维护原理,气体密封复合效率超过95%,正常使用情况下失水极少,电池无需定期补液维护。
绿色环保
》正常充电下无酸雾,不污染机房环境、不腐蚀机房设备。
自放电小
》采用析气电位高的Pb-Ca-Sn合金,在20℃的干爽环境中放置半年,无需补电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适用环境温度广
》-10℃~45℃可平稳运行。
内阻测量的应用效果
如前所述,欧姆读数不能,也不应该用来预测电池或电池组的实际容量。
电池趋势模式中的欧姆读数是用来查找落后电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由于电解质比重变化,电解液干涸,电池槽/盖/密封处/排气阀泄漏,凝胶恶化,隔离层恶化/短路,边缘短路,或极板网栅腐蚀。这些类型的电池失效形式经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地将会使欧姆读数逐渐产生偏离,就像上文提到的这些欧姆读数会超过临界值50%。
有一种蓄电池失效形式是用欧姆读数趋势分析不能及时地检测出来。这种情况下欧姆测读数是正常的,但这种电池会快速地或者突然失效,这种失效形式就是负极板腐蚀。
在很多的文献资料当中都有负极板腐蚀产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方面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将不重复这些细节。下面对这个问题做简短的说明,在铅酸蓄电池中,某个特定的环境中,负极/极板/倒流排的侵入性腐蚀速度会非常快。通常情况下,汇流排有足够的厚度和横截面使得内阻值正常,当这种状况持续到一定极限,电池腐蚀会进行很快直到开路。这种开路失效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它可以使整个蓄电池组的电力将会立即消失,用户将会*失去后备的蓄电池。在正常的维护规范中,欧姆读数会在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间隔内测量一次,这样的话一般来说它就不具有预测负极板失效的作用。
耐大电流性能好
》紧装配工艺,内阻小,可进行3倍容量的放电电流放电3分钟(≤24Ah允许7分钟以上持续放电至终止电压)或6倍容量的放电电流放电5秒,电池无异常。
寿命长
》由于采用高纯原材料及长寿命配方、电池组一致性控制工艺,NP系列电池组正常浮充设计寿命可达7~10年(≥38Ah)。
电池组一致性好
》不计成本的保证电池组中的每一个电池具有相对一致的特性,确保在投入使用后长期的放电一致性和浮充一致性,不出现个别落后电池而拖垮整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