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属于生物膜法范畴,初用作三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处理,自90年代初在欧洲建成一座采用该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后,该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广为流行,目前上已3500多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了这种技术。该工艺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等多种净化,使其具、占地面积省、处理、出水、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并可省去二沉池等优点。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简称BAF)技术是在充分吸取外曝气生物滤池(BAF)优点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大特点是使用一种的球形陶粒填料,在其表面及开口内腔空间生长微生物膜,污水由下向上流经滤料层时,微生物膜吸收污水中的机污染物作为其自身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并在滤料层下部提供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气、水同为上向流态,使废水中的机物得到好氧降解,并进行硝化脱氮。它定期利用处理后的出水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排除滤料表面增殖的老化微生物膜,以微生物膜的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反应器内滤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滤料及微生物膜的吸附阻留和沿着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捕食以及微生物膜内部微环境的反硝化。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水流流向,其可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由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接近于理想滤池,所以在实际工程中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