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联合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定焦镜头>>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
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综合 |
---|
广角镜头,又叫短焦镜头,一般是指大视场角的定焦镜头。在某些应用场合用户需要获得较大的视野,在工作距离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用到大视场角的镜头。
广角镜头特点
1. 短焦距、大视场角设计;
2. 匹配近距离大视野应用
参数:
镜头是成像部件,它收集被观测物体发出的光,在后方成像。镜头配合相机使用,相机是记录镜头所成像的部件,相机本身不能成像。
镜头有许多参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
以下是镜头参数的解释说明。
1. 焦距
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光学后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平行光通过镜头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所说的焦点,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
一般常用的工业镜头的焦距为8mm、12mm、16mm、25mm、35mm、50mm等。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
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场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观察的范围大;焦距数值大,视场角小,观察范围小。
后焦距:镜头最后一个镜片表面顶点到焦点的距离。因对焦时镜头后镜片可能移动,一般标注无穷远对焦时的后焦距,也就是最小后焦距,有限距离成像时后焦距会增大。
2. F值
光圈F值又称为光圈数,是镜头焦距与有效孔径(即光圈)之比。
F值衡量光学系统通光量的大小。
传感器尺寸 | 视场角 (对角×水平×垂直) | 对象大小 (在最近对焦距离处) |
2/3" | 38.0°×30.8°×23.4° | 145.6×116.5×87.3mm |
1/2" | 28.1°×22.7°×17.1° | 105.9×84.6×63.5mm |
1/3" | 21.3°×17.1°×12.9° | 79.4×63.5×47.6mm |
使用某一款相机,在相同工作距离下拍摄,不同焦距的镜头也会有不同的视场角。
视场角与焦距有关,如下图片:视场角与镜头焦距。
理想的镜头成像,物平面与像平面上的放大倍率是固定的,但实际这一性质只有在图像中心区域的小视场才具备。图像的放大倍率会随着视场增大而变化,使成像产生失真。
镜头对被摄物体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本身的失真程度称为畸变。
通常分为两种:
枕形畸变:镜头成像画面呈向中间收缩的失真现象。
桶形畸变:镜头成像画面呈桶形膨胀状的失真现象。
畸变会使图像变形,但不影响成像分辨率,可以使用软件校正。
5. 接口
相机和镜头的连接方式即为镜头的光学接口,业内对于光学接口已经形成了标准的规范。例如CS口、C口、F口。在工业应用中,一般C口和CS口用在小传感器尺寸相机上,F口用在大传感器尺寸相机上。此外,还有线阵相机常用接口M42、M58、M72等,顾名思义这些就是某个直径的螺纹口。
卡口 | 机身相场定位(法兰)距离 | 接口类型 |
C | 17.526mm | 螺纹M25.4×0.8 |
CS | 12.5mm | 螺纹M25.4×0.8 |
F | 46.5mm | 三爪卡口 |
M42(SLR型) | 45.5mm | 螺纹M42×1 |
M42(T型) | 55mm | 螺纹M42×0.75 |
M58 | 11.48mm | 螺纹M58×0.75 |
M72 | 11.48mm | 螺纹M72×0.75 |
镜头在像平面的成像是圆形,但接收图像的传感器通常为矩形,所以最终保存的图像是矩形。镜头成像尺寸会以通用尺寸的传感器设计,使得圆形像外接矩形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尺寸就是该镜头的最大传感器尺寸。
如果使用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四个角会在镜头圆形像之外。
可以使用更小尺寸的传感器,传感器只采集到圆形像较小区域,视场和视场角会变小。
传感器尺寸 | 对角线长度/mm | 水平长度/mm | 竖直长度/mm |
1/4" | 4 | 3.2 | 2.4 |
1/3" | 6 | 4.8 | 3.6 |
1/1.8" | 9 | 7.1 | 5.3 |
2/3" | 11 | 8.8 | 6.6 |
1" | 16 | 12.8 | 9.6 |
4/3" | 22 | 17.6 | 13.2 |
镜头中对入射光束有限制作用的,如透镜边缘,螺纹,镜筒壁等,都可以称为光阑。
如图,1,2镜片边缘,3光圈都可以限制入射光束,图中能通过1号镜片的光束只有一部分能进入2号镜片,通过2号镜片的光束只有一部分能进入3号光圈,所以3号光圈最终限制能进入镜头成像的光束大小。
最终限制镜头入射光束大小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
表示孔径光阑的大小并非实际尺寸,而是通过前方或后方所有光学元件成像的大小。图中,在A点观测时,3号光圈被1号和2号透镜放大成4号虚像,A点发出的光经1号2号透镜进入3号光圈,与光从A点直接进入4号等效。把光圈对两个透镜所成的4号像称为入瞳。
孔径光阑被前方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叫做入瞳,像的直径为入瞳直径。
孔径光阑被后方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叫做出瞳,像的直径为出瞳直径。
8. 光学总长
镜头第一片镜片表面到像平面的距离。
是指物体通过镜头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的比值。定焦镜头一般成倒像,放大倍率带负号。
对同一个镜头而言,光学倍率与被拍摄物体距离镜头的远近有关;在最短工作距离对焦时,光学倍率最大。
8mm 2/3" 5M 定焦镜头 对焦距离与放大倍率 | |||||||
对焦距离 | 放大倍率 | 前景深(mm) | 后景深(mm) | 对焦距离 | 放大倍率 | 前景深(mm) | 后景深(mm) |
100mm | -0.072 | 1.019 | 1.066 | 350mm | -0.023 | 17.924 | 21.972 |
150mm | -0.050 | 2.392 | 2.552 | 400mm | -0.020 | 23.241 | 29.297 |
200mm | -0.039 | 6.366 | 6.984 | 500mm | -0.016 | 35.204 | 50.558 |
250mm | -0.031 | 12.981 | 16.026 | 750mm | -0.011 | 70.795 | 81.776 |
300mm | -0.026 | 26.267 | 14.553 | 1000mm | -0.008 | 160.004 | 160.975 |
图中1号光线主光角超过传感器CRA,光线无法到达光电转换区域;2号3号主光角小于传感器CRA,光线可以到达光电转换区域。
13. 分辨率
镜头的分辨率是指镜头可以分辨两个靠近的点的能力,也称为解析力。镜头分辨率通常使用MTF曲线表征。MTF曲线表示空间频率与传递函数值的关系。空间频率是每mm线对数,可以代表两个点的靠近程度。传递函数代表反差即能分辨出两个靠近点的程度。
传感器分辨率一般指横向与纵向像素数乘积,如500万像素,传感器横向与纵向像素数为2560×1920。单个像素即像元的尺寸,与传感器的尺寸和分辨率相对应。可以根据表3传感器尺寸除以像素数量,得到像元尺寸。如2/3" 500万传感器,像元尺寸3.4μm。镜头的分辨率应与像元尺寸匹配。通常按照线对尺寸的一半选择像元尺寸。例如,1/1.8" 小像元镜头,是230lp/mm高分辨率设计,线对尺寸1000/230μm=4.34μm,匹配像元尺寸为4.24/2μm=2.17μm,可以匹配市面上2.2μm的传感器。选择比2.2μm小的像元,并不能带来更丰富的细节。
14. MTF曲线
横轴表示空间频率,即每mm线对数。纵坐标表示传递函数,数值为1,线对对比明显,可清晰分辨;数值为0,线对没有反差无法分辨。
对焦与调焦的区别: 对焦过程不会改变视场角,即不会改变视场范围,工作距离确定后对焦不会改变成像大?。槐浣咕低返鹘故被岣谋涫映〗牵ㄊ映》段?,放大倍率,成像的大?。话愕鹘雇瓿桑枰俅味越钩汕逦南?。
焦距,工作距离与放大倍率:
(图左)图14:相同镜头,工作距离增大,放大倍率减小 、 (图右)图15:相同工作距离,小焦距镜头,放大倍率??;大焦距镜头,放大倍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