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5立方米/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5立方米/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鲁盛环保,产销、运输、安装、售后全程服务。
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3)影响因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段>6h,反硝化段<2h)污泥浓度MLSS(>3000mg/L)污泥龄(>30d)N/MLSS负荷率(<0.03)进水总氮浓度(<30mg/L)。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处理污水的方法。其主要工艺是污水首先进入曝气柜,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好氧细菌分解,随后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柜进一步消解,含有活性污泥的混合液然后流入沉淀柜沉淀,上清液流入消毒柜杀菌,最后进入清水柜,由排放泵排海。
生化法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少,运行费用低;但体积较大,海上平台大多用海水冲厕,污水中含氯离子很高,对细菌的活性影响很大,细菌培养难度较高;需定期清罐并且污水罐内有沼气、硫化氢等气体释放。
生物法
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生物法比较常用,因为其运行成本比较低、处理效率较高,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生物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与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等等。和物理处理方法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较来讲,生物法的工艺更加灵活,成本比较低,而且能够有效回收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在污水水体自我净化过程中进行人工强化,来去除污染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因其生物量较少从而能处理的污染水体相对更少,同时由于成本问题,生物膜法一般运用于小型污水厂或者废水厂。为了以低成本低耗能来获得污水处理的高效益,研究开发低成本的生物膜就成为了研究人员的主要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