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液相色谱仪的三种常见故障情况
阅读:64 发布时间:2025-6-17液相色谱仪的三种常见故障情况
液相色谱仪作为复杂的精密分析仪器,在长期使用或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类故障,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验进度。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故障情况。
一、压力异常波动
压力异常是液相色谱仪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正常运行时,仪器压力应保持相对稳定。当出现压力突然升高的情况,极有可能是系统管路或色谱柱发生堵塞。比如流动相中的杂质、样品中的不溶物,在流经色谱柱时逐渐堆积,导致柱压不断攀升。此外,单向阀结晶、进样阀堵塞也会造成系统阻力增大,压力骤升。若压力突然下降,可能是输液泵密封垫磨损,致使流动相泄漏;或者是管路连接处松动、有气泡进入系统,破坏了液体的连续输送,进而使压力无法维持稳定。压力异常不仅会影响样品的分离效果,还可能对色谱柱和泵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二、色谱峰异常
色谱峰出现异常,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峰形拖尾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是由于色谱柱性能下降,柱内固定相流失、填料塌陷,导致样品组分在柱内扩散加剧;也可能是进样量过大,超出色谱柱的负荷能力,使得样品不能均匀分布在固定相上。而出现双峰或鬼峰现象时,一方面可能是样品存在杂质,未分离;另一方面,进样系统残留前次分析的样品,或者流动相受到污染,引入了额外的杂质成分,从而在色谱图上产生多余的峰。此外,色谱峰保留时间漂移,可能是柱温不稳定、流动相组成发生变化,或是泵流速出现波动,这些都会影响样品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进程,导致保留时间无法保持一致。
三、检测器响应异常
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获取分析信号的关键部件,其响应异常会严重干扰数据的准确性。以常见的紫外 - 可见检测器为例,若出现基线噪声大的情况,可能是检测器灯能量不足、光源老化,使得检测信号不稳定;也可能是流动相中有气泡通过检测池,对光信号产生干扰;或者是检测池被污染,附着的杂质影响了透光率。当检测器无响应时,可能是检测器与仪器的连接出现故障,信号传输中断;也可能是检测波长设置错误,目标化合物在此波长下无吸收;还可能是样品浓度过低,超出了检测器的检测范围,无法产生可识别的信号 。
了解液相色谱仪的常见故障情况,有助于实验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日常使用中,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可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