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环凯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产品介绍
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对弧菌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的精准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防线。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作为一款专业且高效的检测工具,凭借其科学的设计和卓yue的性能,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持。
一、环凯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产品基础信息
产品名称: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
英文名称:Chromogenic Vibrio Agar Plate
其他叫法:弧菌显色琼脂平板、弧菌显示平板培养基
这些名称简洁明了,直接体现出产品用于检测弧菌,采用显色技术并制成平板形式的特点。无论是在专业学术交流,还是日常检测操作中,都能让使用者迅速明确产品用途与特性,方便信息的准确传达。
二、产品编号与包装规格
产品编号 | 产品类型 | 包装规格 |
CP0570 | 即用型成品平板 | 90mm×20 个 / 盒 |
每盒配备 20 个直径 90mm 的平板,这种包装规格充分考虑了不同规模检测机构的实际需求。对于小型检测机构而言,一次采购一盒即可满足日常一段时间的检测任务,有效减轻了库存压力;而大型检测中心在管理和取用这些平板时也更为便捷,储存时节省空间,运输过程中也更加便利,从而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
三、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弧菌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惴悍植加诤K?、淡水以及各类海产品中。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们一旦食用被其污染的海产品,如贝类、虾类等,极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出现恶xin、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在海产品加工企业,若未能及时检测出原料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加工后的产品流入市场,将导致大规模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在市场监管环节,及时准确地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能够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四、质量控制
指标 | 质控菌株及编号 | 标准值 | 特征性反应 |
生长率 | 副溶血性弧菌 ATCC17802 | PR≥0.5 | 品红色菌落 |
生长率 | 霍乱弧菌 VBO 非 01 | PR≥0.5 | 绿蓝色菌落 |
特异性 | 溶藻弧菌 ATCC33787 | —— | 无色,不扩散 |
选择性 | 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 G≤1 | —— |
将上述质控菌株接种后于 35~37℃培养 24h,通过仔细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颜色及形态等特征,能够有效监控平板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当副溶血性弧菌生长良好并形成特定颜色的菌落时,这表明培养基能够为目标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而其他非目标菌生长受到抑制,则充分体现了培养基良好的选择性。
五、储存条件与保质期
需在 2 - 8℃贮存于避光、干燥处,有效期见产品标签。低温环境能够减缓培养基中成分的分解和变质速度,保持其性能的稳定性;避光保存可以防止某些对光敏感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避免影响检测效果;干燥的环境则能有效避免培养基受潮,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成分水解,从而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始终能发挥优良性能。
六、注意事项
冰箱冷藏:一次性平板培养基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时,需与存放容器冷凝管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冻坏。因为冷凝管附近温度较低,平板靠近容易冻结,进而破坏培养基的结构,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变化:产品多次在低温与常温之间变更会引起琼脂的泌水,这属于正常现象。但为保证检测效果,使用前应将其平衡至室温,让培养基恢复到适宜的使用状态,避免因温度差异对检测造成干扰。
预干燥处理:尽量在无菌干燥箱中对培养基进行预干燥,减少水分对检测的影响。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菌落生长异常,影响观察和判断,而预干燥处理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