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宁德的一个小型渔港码头,每天天还没亮,就有数十艘渔船陆续??吭诼胪繁?,渔民们忙着卸货、补给物资。渔船在海上航行归来,甲板上沾满了鱼鳞、海藻和油污,渔民们用水冲洗甲板,这些带着大量污染物的污水顺着甲板边缘流进渔港内的海水里;渔民在船上的生活污水,以及处理渔获物时产生的血水、内脏等,也都毫不例外地直接排入海中。久而久之,港内海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黄褐色,散发着浓烈的鱼腥味,尤其是在夏季,气温升高,海面上还会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油污,风一吹,那股腥味能飘出很远,周边的养殖户们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反映养殖的贝类存活率明显下降,经济损失不小。
码头管理处也曾多次组织人员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清理岸边的垃圾,但这些只是表面功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污染问题。我公司接到码头管理处的邀请后,立刻派技术团队前往调研。技术人员在渔港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段采集了海水样本,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港内污水中 COD 值达 900mg/L,氨氮含量 60mg/L,还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油脂,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处理流程:
污水收集→格栅(拦截渔获物内脏、大块杂物)→隔油池(分离水面油污)→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SBR 反应池(序批式处理,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砂滤池(过滤细小悬浮物)→紫外线消毒→排入海域
施工时,我们充分利用码头现有闲置的一片空地建设处理设施,这片空地原本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渔网和渔具,清理后正好可以利用??悸堑接娓刍肪程厥?,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我们选用了耐腐蚀的玻璃钢和不锈钢材料制作处理设备,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运行中,我们发现由于渔船靠港时间比较集中,大多在清晨和傍晚,导致污水量波动很大,有时处理设备负荷过高,有时又处于闲置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技术人员调整了 SBR 反应池的运行周期,在污水量高峰期,缩短进水和反应的间隔时间,增加处理批次;在污水量较少时,则适当延长沉淀和排水时间,确保每一批次的处理效果都能达到标准。目前,港内海水逐渐变清,从之前的黄褐色慢慢恢复成了浅蓝色,空气中的鱼腥味明显减轻,周边养殖户的贝类存活率也有所上升,渔民们看着渐渐变好的渔港环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