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蛙人助力高速开展桥梁水下桩基检查
阅读:125 发布时间:2025-7-30桥梁水下桩基作为桥梁的关键承重结构,其病害难以通过常规检测手段进行排查,成为桥梁养护管理的“盲区"。
针对辖区高速水库特大桥下水域实际情况,技术人员采用“蛙人"水下探摸与仪器观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外观检查、河床断面测量、基础冲刷检查等多种手段,利用水下摄像技术、测量仪器对桩基础是否有无滑动、掏空、倾斜等病害进行了全面检测判别,并量化记录桩基混凝土破损、剥落、露筋、冲刷等病害的范围与深度,全面掌握桥梁“健康状况",为高速公路桥梁通行安全筑牢重要基础。
本次水下桩基检查分为桩体本身及河床断面检测,对于浅水桩基采用人工探摸,深水桩基采用潜水摄像的方式进行检测,重点排查偏位、倾斜、缩颈、破损、剥落、露筋等病害。对于河床断面进行精准测量,尤其在桩身周围加密检测布点,以观测桩基附近河床局部冲刷状况,对比往年测量结果,研判河床断面演变趋势,科学评估水流冲刷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本轮专项检测构建了“结构本体+河床环境"的双维度检查体系,以保证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到位。
施工中心积极探索无人检测技术,采用3D声呐扫测和无人船多波束检测技术以提升检测效能,有效破解传统水下检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难题。无人船多波束检测技术可快速构建水下数字高程模型,直观展示河床地形地貌,准确分析整体和局部冲刷特征;3D声呐扫测技术如“水下CT",通过声波的发射与接收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对桩基病害进行厘米级定位,从而实现对水下结构物及地形的全位、多角度成像,并形成数字档案,为后续隐患处治提供科学、直观的决策依据。
下一步,将根据检测报告及相关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及处置措施,确保桥梁水下结构病害能够早发现、早评估、早处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桥梁的健康安全,为服务广大司乘安全出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