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污水厂水下作业施工-气囊封堵全天作业24小时服务
阅读:257 发布时间:2025-6-12污水厂水下作业是污水处理系统维护和检修的重要环节,涉及水下设备安装、管道疏通、池体清理等任务,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如污水腐蚀、低能见度、有毒气体等),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与安全标准。以下从作业类型、流程、安全措施、技术应用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污水厂水下作业的主要类型
设备维护与检修
水下曝气器、搅拌器、闸门、水泵等设备的故障排查与维修。
例:曝气器堵塞时,需潜水员清理曝气头沉积物,恢复供氧效率。
管道与池体清理
疏通污水管道堵塞(如淤泥、垃圾堆积),清理沉淀池、调节池底部污泥或杂物。
结构检测与修复
检查池体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点,进行水下封堵或加固。
新设备安装
水下管道连接、传感器布设或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时的设备安装。
二、作业流程与关键步骤
1. 作业前准备
环境评估
检测水下水质(pH 值、含氧量、有毒气体浓度,如硫化氢、甲烷),确认作业区域安全性。
例:若硫化氢浓度超过 20ppm,需先通风换气或采取防护措施。
设备与人员准备
潜水装备:干式潜水服、供气系统、水下通讯设备、潜水灯。
检测工具:水下摄像机、声呐检测仪、管道检测仪(CCTV)。
作业工具:水下切割焊设备、高压水枪、吸污泵。
人员资质:潜水员需持国家认可的潜水证,且经过污水环境作业专项培训。
方案制定
绘制作业区域平面图,规划潜水路线,明确应急撤离通道。
2. 作业实施
水下探测
先用 ROV(??厮禄魅耍┗蛩律阆窕辈?,确认障碍物、设备位置及损坏程度。
具体作业
清理作业:通过高压水枪冲刷池壁污泥,用吸污泵将杂物抽至水面。
维修作业:潜水员携带工具水下拆卸损坏部件,更换密封件或管道配件。
例:处理管道泄漏时,先定位漏点,用专用水下封堵材料(如环氧树脂)密封。
实时监控
水面人员通过通讯设备与潜水员保持联系,监测其生理数据(如心率、氧气消耗)及作业进度。
3. 作业后处理
清理现?。夯厥展ぞ撸碜饕挡姆掀铮ㄈ缥勰?、破损零件),避免二次污染。
数据记录:整理水下检测影像、设备运行参数,形成作业报告,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三、安全风险与防控措施
1. 主要风险
缺氧与有毒气体:污水发酵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可能导致窒息或中毒。
物理伤害:水下杂物(如钢筋、玻璃)划伤,设备运转部件夹伤。
水温与能见度:低温环境导致潜水员体温过低,污水浑浊影响视线。
电气危险:水下带电设备漏电引发触电。
2. 安全措施
气体监测与通风
作业前持续向池内通入新鲜空气,实时监测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暂停作业。
防护装备
潜水员穿戴防腐蚀潜水服,配备独立供气系统(非开放式空气瓶,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应急方案
现场配备急救箱、心肺复苏设备,设置备用潜水员随时待命,确保 30 秒内可实施救援。
电气安全
水下设备使用防水电缆,作业前检测绝缘性,避免带电操作。
四、技术与设备升级
无人化作业技术
ROV 应用:通过??鼗魅舜钤鼗当弁瓿杉虻デ謇?、检测任务,减少人工潜水风险。
水下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与传感器,用于大范围池体巡检。
新型材料
水下防腐涂层:用于设备表面,延长使用寿命(如聚脲涂层抗污水腐蚀)。
快速固化封堵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水下环氧砂浆,提高维修效率。
智能监测系统
安装水下传感器(如液位、流量、水质传感器),实时预警设备故障,减少突发水下作业需求。
五、典型案例:污水处理池水下清淤作业
场景:某城市污水厂氧化沟因污泥沉积导致曝气效率下降。
作业流程:
排空部分池水,剩余水位保持 1.5 米,便于潜水作业。
ROV 先行探测污泥厚度与分布,确定重点清淤区域。
潜水员配合水下吸污泵,将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地面压滤机处理。
清淤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池底,检测曝气头通气量恢复情况。
六、行业规范与标准
遵循《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GB 26123-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2011)。
作业前需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备,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时需严格执行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原则。
污水厂水下作业需在安全优先的前提下,结合技术创新提升效率,未来无人化、智能化作业将成为趋势,以降低人工风险并提高维护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