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各项参数名词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各项参数名词解释:
基态:自由原子、离子或分子内能较低的能级状态。通常将此能级的能量定位零。
激发态: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原子外层的一个或几个电子可转移到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这种新的原子运动状态叫激发态(一般指较低激发态)。
能级:具有特定内能的自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量子状态。该能量常用电子伏特表示。
电子跃迁:一个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的一个电子从能级E1到另一个能级E2的过程。
共振能:原子通过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转变为共振能级时所需的能量。
电离能:从一个基态原子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较小能量。
激发能:原子由基态转变到高于基态的给定能级所需的能量。
共振线(分析线):对应与共振能级和基态间跃迁的谱线。
当电子从基态跃迁到一激发态时,于所吸收能量对应的光谱线叫做共振吸收线。而由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于所释放能量对应的光谱线叫做共振发射线。
特征谱线:用原子发射、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气相中的待测元素浓度时所用的谱线。包括共振线和其他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处于基态或者能量较低的激发态的原子,受到光辐射时仅吸收其特征波长的辐射而跃迁至较高能级。把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按波长和频率的次序进行排列的谱线组。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测量蒸汽中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测定化学元素的方法。
原子化作用:将含有待测元素的化合物转变成原子蒸汽。
原子蒸汽:含有待测元素自由原子的蒸汽
火焰:是一种状态稳定、连续流动的热气体混合物。其热量来自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强烈的、放热的、不可逆的化学反应。通常由一燃烧区、二燃烧区和椎间区组成。
燃料:为原子化作用和激发作用提供所需能量而采用的一种能与氧化剂反应的还原剂。
放电灯:此种灯充有能被高电压下通过的电流激发的蒸汽或气体,并产生所含元素的特征线。
空心阴极灯:属于放电灯的一种,其阴极是含有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空心体。操作时能使阴极溅射,产生的元素蒸汽发射出特别窄的特征线。
谱线:经历一次电磁跃迁的原子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其频带非常狭窄,此辐射形成一个峰,用峰值波长来表征谱线,并对应于发射或吸收的较大值。
谱线变宽:由于发射原子的热运动(多普勒效应)、电?。ㄋ顾诵вΓ?、自吸和压力(洛仑兹效应)而引起的谱线较理论宽度的增加。此现象导致测量灵敏度的降低。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