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类别 | 国产 | 价格区间 | 1万-5万 |
---|---|---|---|
仪器种类 | 瞬态平面热源法 | 应用领域 | 能源,电子/电池,钢铁/金属 |
导热仪校准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关键校准要点:
一、校准依据
?地方技术规范?
浙江省《JJF(浙) 1175-2021 导热系数测定仪(热流计法)校准规范》34,适用于测量范围(0.002~1)W/(m·K)的设备。
防护热板法校准规范(如《JJF XXXX-20XX》),适用于(0.01~1)W/(m·K)的仪器。
?国家新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批准的《导热系数稳态测定仪校准规范》和《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均于2025年9月27日实施。
二、校准项目
?温度参数?
包括冷面温度、热面温度及试件平均温度,需符合±0.1℃的偏差要求。
?热流密度与导热系数?
使用导热系数参考板(如聚氨酯、硅橡胶等)验证热流密度测量误差,要求不超过±3%。
?重复性测试?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需≤2%。
三、校准方法与设备
?校准装置?
采用标准参考材料(如已知导热系数的板材)和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
?操作流程?
稳态法:通过建立一维稳态传热过程,测量热流密度和温差。
瞬态法:依据非稳态传热原理,快速测定材料导热系数。
四、校准周期
建议校准周期为1年,或依据设备使用频率、环境条件调整。
通过上述规范和方法,可有效保障导热仪在材料导热性能测试中的准确性,满足科研与工业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