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更多疾病治疗用药!700余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
2024年07月12日 15:33:5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009

自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经过六年的六轮调整,共有700余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增加至3088种。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用得上药的同时,也用得起药。这一显著变化得益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持续调整与优化。自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经过六年的六轮调整,共有700余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增加至3088种。
今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7月11日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有700余种救急救命的好药、创新药等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通过谈判新增的446个药品,其中大部分为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
2020年新增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等17种抗癌药;2021年新增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重要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2023年的目录调整覆盖了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药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医保药品目录的时间不断缩短。过去,这一过程往往需要5年多的时间,而现在已缩短到1年多,甚至80%的创新药能够在上市后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这一变化不仅加速了新药的市场普及,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经过多次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累计调出395个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
谈判竞价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关键一环。医保方和企业方围绕“价格”反复博弈。2023年,143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平均降价61.7%。一些“高价救命药”在经过“灵魂砍价”后被纳入医保,为许多家庭带来希望。在2021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谈判后,从每针70万元降至3万余元,被纳入医保。
肿瘤治疗药物持续更新。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对2018年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中的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其中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到2023年,目录中肿瘤靶向药的数量已达74个。
除了药品的调入外,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坚持“有进有出”的原则,对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进行调出。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医保药品目录的结构,也确保了医?;鸬暮侠硎褂?。截至目前,已累计调出395个不符合条件的药品,进一步提升了医保药品目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随着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正式启动,更多好药有望进入医保。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更加关注药品供应保障情况的监测与管理,提升医保药品的可及性。同时,在调出品种的范围方面,也将进一步强化供应保障管理,确?;颊吣芄挥蒙习踩?、有效、经济的药品。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家药监委综合司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2025-07-31 18:48:42
-
7月30日,《自然》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百微米级、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这一成果。2025-07-31 16:56:39
-
上海5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成立。2025-07-31 16:02:01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近期发布了《关于征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北京)指南需求的通知》。2025-07-31 15:55:01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18%,这一数据凸显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2025-07-31 15:16:2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2025-07-31 14:53: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