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地下水监测点布设评估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4年01月16日 11:02:00
来源:仪表网 点击量:5775

本标准对现有地下水点进行功能性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要求,并从监测功能良好的监测点中选取适宜不同监测功能的监测点优化扩充至全区地下水监控网络中。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根据广西环境科学学会下达的《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由广西环境科学学会提出的《地下水监测点布设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写工作已完成。按照《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23年版)》有关规定,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地下水监测点布设评估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ā泛汀吨谢嗣窆埠凸廴痉乐畏ā?,规范广西不同类型地下水监测点布设选点方法,不断提高地下水监测点范化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区内地下水水源水质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对现有地下水点进行功能性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要求,并从监测功能良好的监测点中选取适宜不同监测功能的监测点优化扩充至全区地下水监控网络中。本标准适用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地下水监测点布设选点。
地下水监测点类型:
地下水监测点位类型主要包括:区域点位、地下水饮用水源?;で筒垢嗖獾愫臀廴驹吹叵滤嗖獾闳罄?,布点评估工作应根据地下水监测点类型进行相应评估,以确保监测点布设的科学性及的合理性。
资料收集:
地下水监测点评估工作,应充分搜集和分析利用已有监测点资料、遥感影像、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资料基础上,查明监测点周边水文地质环境情况。
主要工作内容:
地下水监测点布点评估成果的主要内容:阐明监测点所处的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确定监测井点地下水补给范围,对地下水监测点监测功能、适宜性及监测点水质进行评估,选取适宜布设的地下水监测点,扩充至现有地下水监测网络中,并提出地下水监测点规范化建议。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人员要求、仪器与设备、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制备、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评价等质量控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其他工业企业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现场监测:
1.土壤采样时,可视待测目标物和现场条件,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初步快速筛查。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仪器设备需经过定期检定或校准合格,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若选择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仪(PID),应确保仪器的紫外灯电能高于目标化合物的电离电位。若选择 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应根据地块污染情况和仪器灵敏度水平,设置仪器的最低检测限和报警限。
2.地下水采样时,除现场监测项目(水位、水温、pH 值等)的测定外,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收集近期降水情况。所有现场监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并定期维护。
实验室仪器设备:
1.对检测数据、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包括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置),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准等方式,确认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实验室在设备定期核查、检定或校准后应进行计量确认。
2.仪器设备应授权专人管理,明确操作规程,定期做好使用和维护记录,保证仪器设备状态。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ā泛汀吨谢嗣窆埠凸廴痉乐畏ā?,全面掌握广西区内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规范广西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调查方法,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及补给区地下水监测范化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区内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制定本标准。
起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ā泛汀吨谢嗣窆埠凸廴痉乐畏ā?,全面掌握广西区内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规范广西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调查方法,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及补给区地下水监测范化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区内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文规定了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的范围、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本文适用于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工作,包括城镇水源和农村水源。
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
基于现有工作成果收集的基础资料,整理分析并调查饮用水源基础信息,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源初步清单。清单信息主要包括水源地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地理坐标、服务人口、供水规模、水源级别、水源规模、是否完成?;で?、水源地?;で智榭?、水源运行状态等。详见附录 A。
补给区调查范围的确认:
为查明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现状,参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环办便函〔2022〕171 号)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的划分方法,结合各调查区内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源规模、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及环境状况等因素,确认水源地的调查范围。
人员访谈:
访谈内容应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所涉及的疑问确定,受访者为水源地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应包括水源地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和生态环境?;ば姓鞴懿棵诺娜嗽保吹毓ズ拖衷诟鹘锥蔚氖褂谜?,以及水源地所在地或熟水源地的第三方,如水源?;で浇木用瘛6苑锰改谌萁姓?,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水源地人员访谈记录表样式详附录 B。
水文地质信息调查:
水文地质信息调查包括:
——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近三年);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资料(机井/钻井综合成果图表等);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区域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图;
——水源地补给区内及周边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基于以上收集的基础资料,整理分析并调查水源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条件、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详见附录 C。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自然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德国研究联合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日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德国研究联合会(DFG)签署的合作协议,2025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2025-07-30 11:21:18 -
日前,中国测绘学会发布《2025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进行了2025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优秀测绘工程奖和科...2025-07-30 10:49:41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仪器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为188万元,项目编号为SZGXZS2025176。2025-07-30 10:46:23
-
苏州市政府于2025年7月8日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自8月15日起实施至2029年底。...2025-07-30 09:56:20
-
2008年,新一代的《中国区域地质志》撰写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7月28日,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经过多年的努...2025-07-29 16:09:38
-
日前,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2025-07-29 14:05: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