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新能源汽车新模式 甲醇燃料打开市场格局
2022年10月09日 13:30:23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650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能够得到普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相对成熟的技术。电气作为目前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相对环保的同时,电池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同时电驱动的技术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被使用,因此发展车用锂电池并实现足量动能转化来驱动汽车正常运行,其实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是电能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获取相对便利,并且成本可控的一种能源。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交通是城市的脉络,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也往往反应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策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状况。如今,电动汽车迅速崛起,道路上绿牌车随处可见,反映的其实也恰恰是“双碳”计划这个环境下,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但事实上,电动汽车并非是新能源汽车的唯一方向,即便是现在仍有非常多的方案被提出,而中国尽管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市场话语权,但是对于更环保汽车的技术追求依旧在持续着。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能够得到普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相对成熟的技术。电气作为目前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相对环保的同时,电池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同时电驱动的技术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被使用,因此发展车用锂电池并实现足量动能转化来驱动汽车正常运行,其实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是电能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获取相对便利,并且成本可控的一种能源。
但是即便如此,电动汽车依旧存在几个小问题。首先是电能本身的“清洁程度”,尽管电能本身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电能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有时候是无法避免,此外,电池本身的寿命也有限,电池更换产生的资源消耗其实也伴随着碳排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储能模式带来的充能问题。传统燃油车,加油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电动汽车电池充能则需要半小时以上,正常情况下即便使用快充方案也需要2小时左右,如果从电池保养的角度来说,慢充充满甚至需要6小时以上,并且这方面的问题很难通过改变充电技术来解决。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实一种抱有热情与新的期待。
而就在今年9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能源部就曾表示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其中绿氢更是在近几年被反复提及,并收获了阶段性成果。而除了绿氢,甲醇也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新模式。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甲醇燃料就被讨论过,并且甲醇发动机本身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甚至在相关的实验中,甲醇发动机的效果都不逊色于柴油发动机。而我国也在2012年开展过一系列的甲醇汽车试验,除了收获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外,还证明了其环保性能。据统计,同样的运行强度下,甲醇汽车的能效比汽油汽车高21%,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更重要的一点是,甲醇可以通过农业废弃物等材料实现生产,并且理论上也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来还原获得,因此更加环保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捕碳用碳”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技术发展在双碳背景下的一个方向。尽管环境留给我们的时间有限,而我们还必须摸索新技术来前进,但是多尝试不同的技术方向对于实现能源的清洁绿色发展有很高的价值。并且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在新能源方面的成果也是被许多国家所认可的。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面向上海重点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基础研究和...2025-08-05 15:36:03
-
铝-20基态通过级联的质子-双质子发射的两步过程进行衰变。首先,基态铝-20会发射一个质子,衰变为中间态镁-19,随后镁-19基态...2025-08-05 13:33:21
-
最高1000万元补贴 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基础研究投入达到或超过1亿元/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2025-08-05 09:58:56 -
为了更好的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能力,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于近日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2025-08-04 16:51:34
-
日前,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环节,现将2025年度江西省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研究项目拟立项予以公示。2025-08-04 16:26:27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5-08-04 15:51: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