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五项茶类饮料团标公开征求意见 助推茶产业有序发展
2021年04月23日 09:54:26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6737

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相关指标要符合有关规定,从而保障奶盖茶加工制作品质安全。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近年来,随着消费饮食结构的升级,各类茶类饮料店快速开满大街小巷。为了引导和规范茶类饮料市场发展,保证产品品质安全,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的《茶类饮料奶盖茶》、《茶类饮料奶茶》、《茶类饮料水果茶》等5项团体标准及相应的编制说明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021年5月8日前截止。
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饮食结构调整,奶茶等茶类饮料仿佛成了时下年轻人生活的“续命”饮品。据了解,我国茶饮料行业自1993年拉开序幕,到2010年之后,我国茶饮料进入结构性调整期,纯茶、果茶等产品登上市场。而在新式茶饮的带动下,茶类饮料市场更加丰富,有奶盖茶、水果茶、气泡茶、冷泡茶等等,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喜好需求。
不管是哪类新式茶类饮料,其通常是以茶叶的萃取液、水提取液、浓缩液或者茶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再根据工艺需要添加甜味剂及其他辅料或者鲜果等,经过混合、搅拌、打发、摇茶、加奶盖或者充气等工艺制成,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十分受到市场欢迎。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类饮料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其中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元。新式茶饮产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我国茶叶消费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市场发展红利下,有个别商家为减少成本,质量较差的原料、辅料制作,损害消费者利益。对此,尽快制定茶类饮料相关标准,对完善行业规范,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宁德师范学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的《茶类饮料奶盖茶》、《茶类饮料奶茶》、《茶类饮料水果茶》、《茶类饮料气泡茶》、《茶类饮料冷泡茶》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已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这五项本茶类饮料团体标准主要从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制作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和包装、贮运等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以《茶类饮料奶盖茶》为例,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奶盖茶制作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GB316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的规定。
此外,该标准还要求奶盖茶所使用的食品原辅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选用已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与此同时,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相关指标要符合有关规定,从而保障奶盖茶加工制作品质安全。
《茶类饮料奶盖茶》等五项团标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制作茶类饮料,保证类饮料安全、卫生和品质,进而推动奶盖茶、水果茶、气泡茶、冷泡茶及奶茶合理创新、有序健康发展,对完善行业规范,促进新式茶饮产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这些看似寻常的水果干,背后凝聚着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智慧,让我们得以在不同季节都能品尝到水果的独特风味。2025-07-30 15:52:2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44项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2025-07-30 09:47:56
-
炒菜机器人作为餐饮行业的新兴力量,既不是厨师和底层餐饮从业者的“天敌”,也并非做不出美味菜品,更不等同于预制菜。2025-07-29 15:57:26
-
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附仪器清单)
2025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9%。2025-07-29 10:34:35 -
“餐超”这一新兴业态为食品机械企业开辟了广阔市场。那些专注于研发生产高效烹饪设备、食品加工设备、保鲜冷藏设备以及清洁消毒设备的食品...2025-07-28 15:56:02
-
食品机械作为食品安全的“硬件基石”,通过冷藏保鲜、消毒杀菌、清洁加工等多维度,为夏季餐饮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2025-07-25 15:42: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